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州荔湾永庆坊,这里成为“老城市,新活力”的首提地,也成为广州打造新时期城市有机更新的标杆。荔湾社区设计师从社区每一个微小角落入手,努力让更多群众用得上、用得好的精品项目出现在街头巷尾,助力“老城市,新活力”从永庆坊走向街坊,从城市更新走向社区复兴。
——题记
荔湾区已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关注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尤为迫切。社区设计师从观察荔湾老年人行为中发现,老年人的生活百态都与“坐”密不可分。然而,街坊们在社区使用的座椅80%都来自自家的闲置旧椅。为让社区设计更接地气、更具烟火气,支持荔湾区高质量推进“老城市、新活力”工作,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荔湾区分局指导下,荔湾分院近期举办了一场老有所“椅”主题社区设计师活动。
荔湾数据

老有所“椅”活动合影

针对荔湾老龄化严重的特点,社区设计师们选取了65岁以上人口比例大于25%的彩虹街道冼家庄社区作为试点区域,通过走访观察与问卷调研发现社区座椅:数量少,服务覆盖率只有37%,且布点和人口活动密度分布不均;功能单一,在使用感和观感上都存在欠缺。


荔湾社区设计师走访观察与问卷调研




24小时老年人社区行为观察
对此,社区设计师提出了“补点位”、“增功能”以及“融场景”三大策略实现座椅覆盖率大提升、座椅与市民活动需求的匹配度大优化以及因地制宜地进行座椅设计等。

本次老有所“椅”活动下沉社区,旨在搭建“座椅+居民+社区设计师=让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社区设计师”的共同缔造平台。活动筹备过程中,社区设计师不仅收集了不少社区闲置旧椅,还提出许多操作性强且实用的座椅改造方案,与居民一起探索社区座椅的无限可能。

社区座椅改造方案

老有所“椅”活动吸引了从小朋友到老年人的全年龄层居民参与,汇聚群众智慧和力量提升改造座椅。

活动现场人群络绎不绝
给老木椅注入新色彩|在社区设计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拿起刷子对陈旧的木椅进行上色改造,有的孩子还在座面上作了画,瞬间为活动现场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画笔为社区增添色彩
小缝隙也能生长出花|社区设计师手把手指导市民用羊毛线、黏土等材料修补着椅子的缝隙,还给破损的边角“种”上了一朵小花,既补全了座椅的缺角,还用小花作为安全提示,提升了座椅的“温度”以及艺术性。


聚精会神的小朋友
技惊四座的老匠手艺|一位以前从事金属加工职业的老爷爷在改造过程中大显身手,将自己娴熟的手艺与社区设计师的想法珠联璧合,共同完成精致的改造作品。

身手不凡的老爷爷
老有所“椅”活动是荔湾社区设计师“椅”计划的第一步,在后续工作中,社区设计师们还将带着三部曲中的“游乐园座椅”以及“走走坐坐”活动走进荔湾社区,让更多老城区中的市民参与到社区改造,将全民参与社区设计师的工作推向常态化,用“绣花”功夫拓展老城市新活力半径。
|文图提供|
荔湾分院
|编辑版式|
办公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老有所“椅” ,让“老城市,新活力”从永庆坊走向街坊|荔湾社区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