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卓筒井和蓬基井&中国核动力九〇九基地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卓筒井和蓬基井&中国核动力九〇九基地

23

卓筒井和蓬基井

项目位置: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

核心物项:卓筒井(乱葬坟井、深井、老井、坟山井、坝子井、上广井、下广井、自棚井),打井修井装置(碓架子、平车),汲卤装置(羊角车),计量装置(计量缸、储卤池),晒盐装置(晒盐坝、晒盐架、筒车),沉淀过滤装置(卤水储存桶),煎盐装置(大顺灶灶房、大平坦盐锅);蓬基井(卤井、卤池、兑卤池、合格卤池、合格卤输卤泵及管道、天然气卤水分离器),晒卤装置(晒卤支架平坝、斜板澄清桶)制盐装置(除钡车间、除铁池、除铁澄清池、真空制盐主厂房),辅助设施(干燥房、盐仓、水处理房、电机房、值班房、维修房、锅炉房)

申报单位:大英县文物管理所四川久大蓬莱盐化有限公司

卓筒井和蓬基井均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其中卓筒井以我国宋代发明的小口径盐井开凿技术被誉为“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和“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而蓬基井则是新中国第一口基准井,它早于大庆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比大庆铁人井还早2年,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和地区文化遗产标志意义。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卓筒井和蓬基井&中国核动力九〇九基地

卓筒井位于大英县卓筒井镇,它始建于于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用椎架子套圜刃,以冲击式方法向地下深处开凿小口径盐井,是人类发明最早的小口径钻井技术,比西方绳式顿钻钻井技术早七八百年,是深钻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最早应用,是钻探深井的始祖与活化石,堪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列生辉。蓬基井位于大英县蓬莱镇,系1956 年1月石油工业部部长康世恩(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确定的基准井,故而取名蓬基井。它是新中国第一口基准井及第一口在三千米下获得大量天然黄卤水的,且当今还在进行高品质大规模盐化工生产的深井,见证了我国现当代制盐业工业化的重要进程。蓬基井更是因具有新中国石油大会战的时代背景而具有了重要的“红色文物”价值,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地和红色历史的发扬地和见证。卓筒井和蓬基井相距约 14 公里,均是以制盐工业为特色深井开掘的实物代表,一古一今的两个盐井形成祖孙对话的局面,共同成为了川中地区特别是大英县产盐历史持续的明证。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卓筒井和蓬基井&中国核动力九〇九基地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卓筒井和蓬基井,大英县人民政府在全面普查基础上,对大顺灶核心保护区内的地面文物进行了全面维修,恢复了筒车、晒盐架、晒坝,全套工艺流程保持了千年“活态传承”的面貌。2012年6月,大英县在卓筒井遗址修改了卓筒井陈列馆,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卓筒井历史、价值及卓筒井工艺流程等内容。为了做好蓬基井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大英县建立了完善的矿山矿井管理组织机构,落实了专业技术人员及维修维护队伍,对蓬基井工业遗产进行开发利用有效管理。该井及其场站区域保护利用已纳入政府保护红线范围,计划建设蓬莱基准井盐文化公园,打造“盐主题博物馆+盐道胡同”的景观模式。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卓筒井和蓬基井&中国核动力九〇九基地

24

中国核动力九〇九基地

项目位置: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

核心物项: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旧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部旧址,山头指挥部,彭士禄故居,赵仁恺故居,设计大楼,力学实验室,长楼

申报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建院最初的基地,代号为九〇九基地。它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九〇九基地见证了我国核动力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步步迈向辉煌的非凡历程,是中国核动力的发源地,为我国核动力与和平利用核能事业发展奠定了技术与人才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卓筒井和蓬基井&中国核动力九〇九基地

中国核动力九〇九基地

九〇九基地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旧址、研发实验室群和研发配套设施,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当时的生活服务,包括职工住房、食堂、子弟学校、仓库、科技图书馆、电影院、体育场等,“时代楷模”彭士禄院士的办公旧址、彭士禄院士故居、两院院士赵仁恺故居等重要建筑均完整保留。九〇九基地为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做了大量的理论验证和模拟试验,建立了当时国内一片空白的核反应堆理论和实践知识,产生了彭士禄、赵仁恺等核动力领域两院院士7人,培养了我国核动力领域知名专家上千人,输送了大量具有实践经验的科研技术人员和海军核潜艇部队官兵。九〇九基地建立了中国第一座核动力反应堆、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第一座铀氢锆脉冲堆等重大科研设施,相应的专业配套实验室、试验装置成为中国第一代核动力研发试验平台,并孕育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核心技术,对我国核动力技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技价值。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卓筒井和蓬基井&中国核动力九〇九基地

2018年以来,随着第一代核潜艇逐步解密,九〇九基地对外开放并陆续申报成为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中核集团党性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近年来持续做好九〇九基地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制定了九〇九基地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积极开展培训课程设计,依托原院机关旧址、山头指挥部、彭士禄故居、彭士禄事迹陈列室、赵仁恺故居、将军楼、中国核动力科技馆(九〇九基地馆)、摇篮广场、核潜艇雕塑、功勋机床馆等核心物项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和核科普工作,使九〇九基地成为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和“〇九”精神的重要阵地。

编辑:兔八哥 / 审核:兰舟催发

©欢迎分享“工业文化遗产”的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抓取原创文章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卓筒井和蓬基井&中国核动力九〇九基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工业文化遗产):【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卓筒井和蓬基井&中国核动力九〇九基地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