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论坛暨2021年度实验室开放基金交流会上,国地科技就林业碳汇空间占用补偿机制研究等内容作主题报告。
日前,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举办第三届“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论坛暨2021年度实验室开放基金交流会。
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实验室副主任、南京大学金晓斌教授主持,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刘顺喜研究员参与点评,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黄贤金教授总结,实验室副主任、国地科技联席总裁张鸿辉博士出席会议,线上线下3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交流。
根据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为及时掌握2021年度开放基金项目进展并推动相互交流,来自同济大学、东北大学、南京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国地科技、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等科研单位共10个项目在论坛中进行了中期汇报。
论坛交流现场
论坛交流现场










自2021重点实验室成立以来,经过近一年的科研深化,各项目面向国家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的重大战略目标需求,聚焦陆域国土空间利用,围绕各地区碳中和国土空间优化响应、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碳效应、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与格局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碳源/汇机理等问题开展了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研究,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整、实施监督以及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技和决策支撑。
在实验室开放基金的支持下,各项目科研工作稳步推进,均已取得积极成果,发表或录用的高水平研究论文6篇,部分成果已直接服务于所在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
点评专家充分肯定了2021年度开放基金项目业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实验室副主任金晓斌教授表示,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的设立旨在面向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的共性问题,激发不同性质的科研单位基于地理学、资源科学、测绘科学、城乡规划,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方法和研究范式进行多样化思考,继而有效转化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出有明确指向性和明确结论性的区域政策建议。
实验室主任黄贤金教授对参会专家及各项目主持人表示感谢,进一步肯定了项目研究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并希望科研成果能进一步向多元尺度转化,更好地彰显各项目丰富的研究内容。
来源: 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实验室
https://mp.weixin.qq.com/s/lL7YrUGG97bvAqTFwM5SNw
相关阅读
-
-
-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⑨︱智慧楼宇碳管控平台:碳排放清晰可见,碳管理有迹可循
-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⑧︱双碳说了这么久,你知道哪些卫星可以监测二氧化碳?
-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⑦︱空间治理如何助力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⑥︱面向“双碳”目标的自然资源全生命周期监管与治理路径探索
-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⑤︱国土空间规划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探索
-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④︱企业践行“双碳”行动:借助信息化开展碳管理
-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③︱空间治理和数据治理新思路赋能碳达峰碳中和
-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②︱群英聚蓉城,共谋双碳与国土空间规划创新
-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①︱成都规划院高菲:公园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空间规划路径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资讯):自然资源部碳中和重点实验室举办年度开放基金项目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