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至白露降。刚过去的8月,中央各部委、各地方围绕耕地保护、生态红线管理、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部署了多项措施。《黑土地法》正式施行,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辽宁、安徽、广东、甘肃等地多举措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多部委陆续发布各项规划方案,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1 耕地保护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部国家层面立法保护黑土地的法律,《黑土地保护法》已正式施行一个多月。(来源:人民政协网)
http://www.rmzxb.com.cn/c/2022-08-04/3173737.shtml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退化耕地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继续开展酸化土壤治理试点和轻、中度盐碱耕地治理试点。(来源:农业农村部)
http://www.ntjss.moa.gov.cn/tzgg/202206/t20220622_6403043.htm
浙江发布《四种耕地“非农化”行为的具体情形》,明确了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违规占用耕地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等四种具体情形。(来源: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http://zrzyt.zj.gov.cn/art/2022/8/18/art_1229098242_2418892.html
广东围绕补充耕地管理,发布了《广东省非农业建设补充耕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广东省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来源:广东自然资源厅)
http://nr.gd.gov.cn/hdjlpt/
云南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中明确,2021—2025年新建1500万亩,提升改造550万亩;2026—2030年新建620万亩,改造提升610万亩。(来源:云南农业农村厅)
https://nync.yn.gov.cn/html/2022/guihuaxinxi_0530/387367.html
2 生态修复
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要求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来源:自然资源部)
http://gi.mnr.gov.cn/202208/t20220819_2756940.html
辽宁、安徽、广东、甘肃等地,围绕生态修复工作做出了多项部署。
辽宁在《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无废城市”。随后出台《辽宁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确定了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与方针政策。(来源:辽宁自然资源)
安徽出台《关于开展2023年度省级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提出2023年重点支持”9大修复区”重点生态区域开展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来源: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https://mp.weixin.qq.com/s/ADQJhWo-czZmSofRIqDvgg
广东组织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及生态、金融、技术、工程等相关领域专家,赴各试点地市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试点调研。(来源:广东自然资源)
https://mp.weixin.qq.com/s/87YVHoJrialYoxXEOd1pFA
甘肃出台《甘肃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明确全省生态修复规划布局和重点任务。(来源:甘肃自然资源)
http://zrzy.pingliang.gov.cn/xwdt/xyrd/art/2022/art_cfc04b6ad1f644bca0e9842b2e961583.html
3 行业信息化
自然资源部将加快推进用途管制监管系统建设。在全国自然资源(海洋)系统开展用地用海要素保障视频培训会上,提出先期开展建设试点的9个省份和12个城市,要尽快实现部、省、市、县互联互通,实现在一张底图上审批用地,实现用途管制全域、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来源:自然资源部)
https://mp.weixin.qq.com/s/URVbWmbdvdBWEKhp2uUQCw
住建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逐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监测感知网络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对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支撑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来源:住建部)
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fdzdgknr/zfhcxjsbwj/202207/20220729_767388.html
4 土地利用管理
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提出保障重大建设项目落地涉及的用地用海阶段性政策措施26条。接着联合多部门出台《关于加强用地审批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通知》,要求从加强用地空间布局统筹、联合开展选址选线等方面,提升用地审批质量和效率。(来源:自然资源部)
广东发布《关于2022年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通知》,提出坚持分级分类配置计划指标。并针对自然资源部等有关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文件,提出了11条加强项目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措施。(来源: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http://nr.gd.gov.cn/zwgknew/tzgg/tz/content/post_3990900.html
5 都市圈、城市群
为深入推动“十四五”时期《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提升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水平,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时期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重点任务。《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是2018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实施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全国“3+8”城市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5市,杨凌示范区及商洛市的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柞水县被纳入规划范围。(来源:发改委)
https://www.ndrc.gov.cn/xwdt/tzgg/202207/t20220722_1331174_ext.html
重庆、四川联合出台中西部第一个跨省域都市圈规划——《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重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性、约束性文件和制定相关规划、政策的依据。(来源:重庆人民政府)
http://admin.cq.gov.cn/zwgk/zfxxgkml/szfwj/qtgw/202208/t20220822_11028677.html
广东发布《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明确省内五大都市圈分别为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其中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市、佛山市全域,以及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的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市(含深汕合作区)、东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包括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全域;汕潮揭都市圈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全域;湛茂都市圈包括湛江、茂名两市全域。(来源: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http://nr.gd.gov.cn/zwgknew/tzgg/tz/content/post_3988983.html
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qtwj/qtwj2022/202208/t20220817_181986.html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对“十四五”时期信息通信行业节能降碳工作进行了系统性谋划和前瞻性布局。(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部署了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等六方面重点任务。(来源:工信部)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2/art_df5995ad834740f5b29fd31c98534eea.html
http://www.sac.gov.cn/xw/sytz2021/202207/P020220727521074292814.pdf
注:本文整理自国务院各部门网站,以及各地方政府网站等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资讯):露从今夜白,8月全国规划和自然资源行业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