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加快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领域要素市场化改革”。通过土地超市制度改革,各类土地资源信息在土地超市上公开发布、精准配对、依法交易,从而盘活土地资源要素,激活土地市场价值。
海南土地超市改变了传统的招商模式,实现了从“不找市场找市长”向“不找市长找市场”的转变。目前,国地科技承建的海南土地超市信息平台正稳步推进实施。那么,海南土地超市有多少“货”?又是怎样运行的?
一是“备货”。自今年1月以来,海南省组织各市县对存量批而未供土地进行了全面清理,对清理出的土地逐一进行了审查梳理,确定是否符合规划条件、是否符合“净地”要求、土地权属是否清晰等供应的基本条件,确保上“超市”的商品质量有保证。
二是“补货”。海南省通过组织各市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储备耕地占补指标、土地供应计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等因素,合理编制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按计划按时序实施土地储备,加快完善批而未供土地手续,保证货源源源不断,持续更新上线。下一步,海南将抓紧搭建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将符合法定转让条件的土地也纳入土地超市。
2 土地“商品”如何购买
“前店”就是土地超市信息平台。市场主体进入土地超市后,首先按照市县或者土地用途等分类指引选择土地;然后浏览土地的规划、用途、基准地价、周边配套等信息,还可以三维实景浏览土地现状影像情况。市场主体有意向的地块可以加入购物车进行收藏,并向当地市县招商和资规部门发出意向申请,根据市县供地计划和节奏参与公开竞买土地。
“后仓”就是“土地仓库”。土地超市与国土空间规划一体化平台进行了互联互通,农转用和土地征收手续经批复后进入土地仓库,经过征拆及前期开发形成“净地”后进入土地超市,实现土地实时更新、滚动入库。
“中台”就是数据平台。土地超市与项目策划生成平台对接,项目用地经过策划生成平台进行策划生成进入土地超市,在土地超市里进行项目和用地配对后进入土地交易平台,土地交易后进入工改平台,通过“机器管规划”进行报建手续,几个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实现土地全生命周期服务监管。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将结合新一轮“放管服”有关工作,提升土地超市事中事后有效监管的功能,做到主动发现问题、快速解决。严格落实土地出让“进‘超市’是原则、不进‘超市’是例外”,不断提升土地超市信息平台的“量”和“质”。同时,抓好平台应用场景建设,开展土地超市信息平台升级,有序推进土地超市+闲储置换、土地超市+标准地、土地超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共享农庄)、土地超市+农垦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超市+拿地即开工系列制度集成创新。
-
海南土地超市④︱海南土地超市,土地交易的电商平台
-
海南土地超市③︱中国自然资源报:海南土地超市的“经营之道” -
海南土地超市②︱海南土地超市要点ABC -
海南土地超市①︱海南土地超市制度创新三大亮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科技):海南土地超市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