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学科论坛 | 主题报告】张剑波 |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实践与展望

导 读

2022年10月29日,第19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上海交大行业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剑波研究员发表主题演讲“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实践与展望”,系统回顾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大阶段的发展历程,综合评价张江的创新实践成就,解析张江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并展望张江未来的创新发展。


【学科论坛 | 主题报告】张剑波 |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实践与展望

主题演讲人:张剑波(上海交大行业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01

张江发展历程与阶段划分


张江作为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功能型园区,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浦东的张江”(1999年8月之前):1992年7月,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核准面积17平方公里;其后,通过增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对接、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等手段实现了生物医药和软件产业的起步发展。


第二阶段是“上海的张江”(1999年8月至2006年2月):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聚焦张江”。一方面,积极争取到国家和上海市重要产业基地、研发平台落地,本市大学、科研院所迁入;另一方面,快速补充了轨道交通、高水平中小学教育、高端医疗等配套设施或机构,集成电路产业顺势开始对接国际先进水平进行全面布局。


第三阶段是“全国的张江”(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2006年3月,国务院批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科技园区统一打“张江牌”。这一时期内,各类科创主体进一步聚集至张江,同时,张江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终端基带芯片等国家级科技创新成果亦开始涌现,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入驻,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开始建设。


第四阶段是“世界的张江”(2011年1月至今):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张江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此后,越来越多的一流科研机构、国家大科学装置落户张江,获得国家、上海更多政策支持,代表中国水平,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02

张江创新实践成就的评价


张江现已跻身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之列,可从以下七方面评价其创新成就。


第一,形成了一流大科学装置设施群,目前上海的14个大科学装置全部位于张江示范区内,其中8个位于张江科学城,涵盖了光子、物质、生命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光子科学研究基地。


第二,产生了一大批创新项目和成果,例如光刻机、刻蚀机等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创新药物,以及国产大飞机的设计等。


第三,培育出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集群,其中,集成电路集群是我国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齐全的区域;生物医药集群包含了100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在研药物超过600个。两者都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确认的各自领域全国唯一集群。


第四,创新型企业集中度领先,张江包括18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代表新经济的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占全上海三分之一;代表“硬核”科技的科创板企业占全市一半以上,如果单独算一个“区”,名列全国第一;有92家海内外上市企业。


第五,创新创业人力资源富集,张江科学城的35.7万从业人员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有7.2万人,占比达20.3%,比肩硅谷等一流科技园区。


第六,创新街区与产业社区并存,张江科学城内已经建成多个商业街区和产业社区,结合地铁站点的TOD开发和教育、卫生资源配置支撑上海的城市副中心建设。


第七,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良好,形成了官、产、学、研、资、介、用等多主体、多螺旋的创新生态系统。


03

张江创新前景展望


张江30年的发展创新成效显著,实现了“名”与“实”的共同跃迁,从浦东地名变成全市创新名片,从阡陌农田蝶变为科技创新策源和产业高地;并在空间层面包容形成了不同尺度的创新空间,如创新产业园区、创新街区甚至创新楼宇等各层级创新空间。当然,张江初期规划中亦存在着容积率过低、产城融合欠佳、宜居性不足等三方面问题;也在其后的发展进程中,通过增加容积率、提升配套土地比例、混合用地供给等方式进行了弥补。目前,张江科学城已形成了“一心两核、多圈多廊”的复合空间布局。在未来规划建设实践中,应该注重“双碳”、“智慧”园区的打造,着力迈向产业生态、创新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相互融合优化和促进的第四代科技园区,推动张江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引擎



本文根据现场演讲内容整理,经演讲人修改审定

文字整理:王启轩,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学科论坛 | 主题报告】张剑波 |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实践与展望本文为《城市规划学刊》原创文章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学科论坛 | 主题报告】张剑波 |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实践与展望

【学科论坛 | 主题报告】张剑波 |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实践与展望

识别二维码  订阅本刊2017-2020年电子阅读版

【学科论坛 | 主题报告】张剑波 |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实践与展望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upforum@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upforum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学刊upforum):【学科论坛 | 主题报告】张剑波 |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实践与展望

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