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专家解读|强化物流枢纽用地保障,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广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枢纽及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

近日,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下,我院编制完成《广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枢纽及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经市政府同意正式印发。《规划》作为广州市“1+N”现代物流规划体系的重要专项之一,对于加强物流枢纽空间布局及与城市功能的衔接,指导各区落实好物流业发展用地保障,创新完善规划和用地支持政策支撑现代物流枢纽建设,大力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出台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物流业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物流枢纽作为地区物流活动的组织中心,在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的环节中发挥核心功能。

广州具备强大的物流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全社会货运总量、公路货运量、快递业务量均排在全国前列;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公路枢纽等均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江海、空陆、海陆、海铁、公铁等多种联运运作模式;拥有一批专业化、平台化物流供应链企业,物流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然而,广州物流产业也面临空间布局集中程度低,“小、散、乱”物流园区偏多,物流用地效益偏低导致各方供地积极性不足,主要物流园区与铁路枢纽、重点产业项目布局分离,周边配套开发建设缓慢等突出问题。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物流枢纽城市,广州在国际、国内流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规划》充分落实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战略要求,进一步巩固优势、弥补短板,积极培育现代供应链新增长点,为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抓手。


专家解读|强化物流枢纽用地保障,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广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枢纽及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

广州市交通物流发展基础优势



2

主要内容


《规划》包括前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规划衔接、物流枢纽布局及集聚发展范围、枢纽集疏运优化与交通运作分析、土地利用策略优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共九章内容

《规划》构建以5个特大型物流枢纽为核心、10个大型物流枢纽为骨架、若干物流骨干节点为补充的“5+10+N”物流枢纽布局体系。

《规划》明确“十四五”规划期末全市物流仓储用地总规模不大于60平方公里、主城区物流用地改造规模不大于6平方公里、人均物流用地面积不大于3平方米/人。

《规划》依托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三线”划定工作(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识别“交通+物流+产业”的融合空间,划定“5+10+N”物流枢纽集聚发展范围。

《规划》基于各物流枢纽现状及既有集疏运系统的梳理,以控规开发规模为依据,对物流枢纽交通需求和道路交通运作进行预测、评估并提出优化建议。

《规划》提出多样化创新物流用地供给、多措并举强化物流用地保障、综合提升物流用地效率的具体策略及相关实施保障措施。



3

特色亮点


突出协同导向——强化与交通、产业、空间规划协调联动

《规划》在《广州市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确定的“5+10+N”物流枢纽布局基础上,与《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各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区块控制线进行了充分衔接,全面落实了广州建设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要求,构建了航空、铁路、水运、公路和各级城市道路组成的立体综合物流体系。

《规划》结合行业发展要求提出了全市物流仓储用地规模目标指标,结合国土空间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定物流枢纽集聚发展范围,为下一步物流枢纽内的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规划》高度重视物流与产业发展的协同联动关系,通过对接全市高质量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载体用地布局,引导物流集聚区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高度融合,实现枢纽及周边用地向高集聚、高层级、高强度发展。 


专家解读|强化物流枢纽用地保障,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广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枢纽及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

广州市物流枢纽体系示意图


突出效率导向——构建高效的物流与交通网络

现代物流体系构建与需要高效通达的现代化交通设施及网络支撑,集疏运系统的结构和效率是影响现代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规划》重点对5个特大型和10个大型物流枢纽展开枢纽及周边地区交通评估,结合各物流枢纽的规划定位和功能承载要求,研判枢纽发展前景,通过量化分析预测各枢纽的货运交通量,结合区域路网的现状条件和规划道路建设计划综合评估物流枢纽主要通道和节点服务水平,并在评估的基础上提出集疏运通道建设、物流平台建设以及规划优化调整等相关建议。

《规划》通过量化评估及系列集疏运体系优化调整,使得物流枢纽节点与周边交通网络实现了充分衔接,保障了各物流枢纽节点的高效运作,进一步保障广州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地位和作用的发挥。


专家解读|强化物流枢纽用地保障,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广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枢纽及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

重点物流枢纽与骨架路网规划布局示意图


突出保障导向——多样化创新物流用地供给

为破解各方物流用地供应积极性不足、物流用地供给困难问题,《规划》采用了多元主体、多措并举的方式,创新拓宽物流用地供地渠道,保障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

支持利用存量资源新增物流用地供应。鼓励通过中心城区物流园区、批发市场等存量资源的改造提升,建设物流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园。支持利用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建设电子商务、快递物流项目。

鼓励通过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用地供给。对于符合条件的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鼓励土地所有权人按照相关规定,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出租、政府统租等方式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用于现代物流项目建设使用,增加物流用地市场供给。

优化新增用地供给。对全市规划的物流枢纽(园区)范围内的物流设施项目,优先纳入全市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和供应计划予以保障。对属于物流仓储用地的,鼓励通过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方式供地,鼓励提高物流项目用地强度。

保障物流基础设施用地。统筹布局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基地)、配送中心、分拨中心、冷链物流设施等用地,支持应急物流设施和首末端物流设施建设。


突出价值导向——促进物流用地集约高质量发展

针对广州物流用地集约化程度低、用地效益低、主要物流园区与交通枢纽及重点产业项目分离等问题,《规划》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物流用地的高效集约开发,围绕现代物流业的高价值环节实现物流枢纽用地的高质量发展。

支持物流用地复合开发。鼓励土地兼容使用,鼓励建设用地从单用途的模式转向多功能、多用途的综合开发利用模式。适当提高物流园区内容积率,鼓励建设高架仓,推动物流用地立体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

推动物流用地向已划定的产业区块集中。优先引导物流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区块向低碳、高效、集约型物流产业倾斜,引导中小型物流企业集中集约运营生产,提升物流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益。

推动物流产业价值化提升。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市型产业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发展和物流仓储空间。大力发展保税仓储物流、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等物流服务。

支持物流园区高质量发展。支持鼓励物流园区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在园区或周边融合发展,积极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



4

结 语


《规划》是我院围绕广州市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重大战略任务,在城市物流规划领域方面的又一次尝试和探索,对于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长期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未来,我院将在城市商贸物流等领域,强化研究、持续发力,进一步支撑广州市各项重点工作。




|文图提供|

规划设计四所


专家解读|强化物流枢纽用地保障,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广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枢纽及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专家解读|强化物流枢纽用地保障,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广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枢纽及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