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提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应在城市、街区、社区三个层级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的适儿化改造和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建设。
2022年,“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第45个专题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分享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相关文献、相关政策、地方探索、规划设计案例,等等。今日推荐,学社专题《2022年专题046:儿童友好空间建设》PPT,本PPT为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知识星球分享,文末查看PPT获取方式。如果你想了解与“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相关的更多知识,欢迎加入“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
Part 1
专题相关文献推荐
本周,【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收集整理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相关文献,文献关键词“词云图”如下图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这些文献包括城市儿童可玩性空间塑造、全龄友好、公园改造设计、老城夹缝空间价值探索、儿童游戏场地规划标准和指引、参与式社区规划、公共空间公共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规划、通学出行路径研究、儿童友好型城市街道景观优化设计、公共空间边界设计、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识别、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评价指标、街道外部环境设计、儿童友好型乡村公共空间设计、CPTED理论、儿童友好型户外游戏空间研究、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框架、公共服务空间绩效特征、乡村儿童友好型公共空间、更新与设计策略、中学空间布局绩效评价、婴幼儿友好型城市公共空间,等等,一共28篇,分享给大家学习使用~
Part 2
学社专题内容更新
01、#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相关政策# 《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展望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02、#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相关政策#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提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应在城市、街区、社区三个层级统筹推进。其中:
城市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构建儿童友好空间体系。统筹配置、系统布局、整体推进,定期开展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评估,优化公共服务、开敞空间、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等体系。
街区层面与15分钟步行出行范围相衔接,对接城市街道管理服务范围,重点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活动场地、慢行系统和学径网络等,构建儿童友好街区空间。
社区层面与5-10分钟步行出行范围相衔接,对接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范围,优先配置满足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日常需求的服务设施、游乐场地和步行路径,满足儿童日常基本生活和成长发展需要。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03、#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相关政策#深圳市地方标准《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从儿童需求出发,以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健康、教育、文体、游戏、出行、社区与家庭、社会保障、法律保护等八个子体系构建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架构,提出了内容建设与空间建设两个方面的指引要求,填补了国内儿童需求视角下公共服务体系性标准的空白。
04、#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相关政策# 《温州市儿童友好公园设计指引及评价体系(公开征求意见稿)》将公园类型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游园4个中类,并将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根据规模分为三类,在专类公园中设小类。
05、#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相关政策# 《瑞安市儿童友好城市空间规划及设施设计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以科学性、专业性、可操作性为原则,从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市政设计充分分析儿童生活、学习、游戏、出行的各种需求,整合出儿童友好空间规划和儿童友好设施设计的相关指引,用以指引工程建设。
06、#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地方探索# 《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上海市将从加强儿童友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深化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改善儿童安全出行环境、推进儿童友好自然生态建设四个方面推进开放共享的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07、#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地方探索# 《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提出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鼓励开展儿童城市认知、规划普及等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儿童认识城市和城市发展规划。在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和社区配备足量、优质、独立、 便利的儿童活动场地,并将相应规模配置、设计指引等控制内容纳入《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08、#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地方探索# 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广州编制了《广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规划导则》,提出“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出行空间-社区交往空间”四种类型儿童友好空间和设施类型及标准。
09、#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地方探索# 《武汉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CFC)空间规划研究》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规划理念,强调“1米高度”看城市,构建“宏观战略规划引领-中观空间规划管控-微观实施行动落实”三个层面的编制技术路线,坚持全市各部门上下协同攻坚“一盘棋”思想,全面助力创建工作。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10、#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规划设计# 深圳市儿童公园项目把儿童发展视角融入公园建设,创建首个基于儿童视角、儿童眼光的都市共生儿童友好型公园。设计两个方案,两方案仅在公园北部占园区面积7%的3760㎡场地有所区别,其它区域相同。方案一此区域为草坪地形,方案二此区域为少量动力设施。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11、#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规划设计# “昆山市中华园省级宜居示范街区慢行友好环境设计”调研分析了街区少年儿童上学路线,在共享路单侧增设独立的彩色通学步道,为街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专用路径。通学步道宽2米,采用彩色混凝土路面铺装,标注学径标识,凸显步行路权,提醒过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注意减速避让;步道沿线采用彩色斑马线、地面彩绘标识等趣味元素,设置卡通玩偶小品作为指路标识,布局小型游乐设施与特色休闲座椅,为儿童及家长提供舒适的共享休憩空间。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12、#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规划设计# “深圳百花街区”是深圳首个儿童友好型示范街区。该项目由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牵头设计,并采用设计师负责制全面保障落地品质。项目依托政府“一路一街”改造计划,从儿童友好出行及快乐成长角度出发,结合空间慢行、建筑立面、智慧人文多个维度提升。以儿童现实需求为导向,以“幸福童享·美好园岭”为牵引,以儿童友好为中心,创新儿童友好(Children friendly)、参与保障(Participation rights)、陪伴成长(Accompany growth)的“CPA”模式,建成全市首个“儿童友好街区”。
Part 3
专题总结PPT内容
规划师成长学社内我们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相关知识,并整理了一份专题PPT(PDF格式)分享给大家学习使用。PPT的目录框架是:

PPT略缩图展示如下:

注:PPT内容均来自公开渠道,已注明出处。
如何查看学社PPT分享?

扫码查看
PPT分享

近期专题总结PPT推荐:
3.1k+帖子 1680+文件 140+专题
5200+ 规划师已加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专题总结: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相关政策、地方探索、规划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