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MERRY CHRISTMAS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本书筛选出43幢布拉格建筑。每一幢建筑都将其自身实体以及象征属性根植在城市景观中。这些建筑为读者更好地去阅读理解这座城市,并同时在这个复杂的城市结构中去了解“波西米亚特性”提供了可能。过时代的划分、典型建筑的分析,展示了布拉格一千年来在地理、地貌、历史事件以及人的生活观念等多重因素持续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建成环境。本书讨论了布拉格这座城市中多种风格的建筑,着重关注他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这样一座生长的城市所产生的意义。研究采用合成分析法、分层分析法或全息分析法;对建筑的选择同时考虑它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建成环境的特征,以及它对城市意识形态的影响。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动态透视,对这些建筑进行全方位的审视。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左右滑动查看书影图片


常   青 推荐: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城市作为人类聚居的空间领域,是各种文明存在和演化的物质见证和精神载体,留下了异彩纷呈的建成遗产,包括城池、道路、广场、街区、建筑、景观等构成要素,其中可反映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美学气质等人文气息与场所精神,及其变化轨迹。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就是这样一座历史悠久、遗产璀璨的中欧名城,被誉为欧洲建筑博物馆。


布拉格位于欧洲地理位置的中心,因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大规模破坏,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中世纪以来各时期多种风格的建成遗产及城市风貌,因而成为全球城市中第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如今,布拉格的建成遗产已经成为其在可持续发展中城市历史身份和价值无可替代的文化资源。而布拉格作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首选之一的主要缘由亦在于此。


《布拉格建筑地图》一书,是同济大学出版社“城市行走书系”中第一本涉及国外名城的著述。书中通过43幢不同时期历史建筑的展示,解读了布拉格的城市特色及变迁特征。尽管价值连城,这些建成遗产却大多在西方建筑史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之外,因而其地位和意义有必要关注和重估,其保护、传承和活化的方法和经验,也值得国内城市遗产界重视和参考。


为什么是布拉格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布拉格,几乎完整保存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其丰富性、完整性和多样性在世界遗产城市中都首屈一指,是欧洲露天建筑艺术博物馆,建筑学人和建筑艺术爱好者欧洲旅行必不可缺的目的地之一。


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布拉格城市空间中留下了印记,各种风格的建筑在城市中和谐共生。作为欧洲的地理中心,斯拉夫、日耳曼、法兰西和意大利等周边文化的影响也共同汇聚到布拉格,在包容和吸收的同时,布拉格成为世界性和地方性统一的城市。

布拉格老城是一本千年的建筑风格演变的教科书,汇集了从中世纪开始的各种风格: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古典复兴、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立体主义、功能主义等。这些不同时期及风格的建筑宁静祥和地矗立在一起,丝毫未受到现代世界打扰,时间也仿佛在这里驻足。尽管布拉格历史城区的大多数建筑主要建造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间,但城市的肌理依旧保持着最初的样子。

从最早的人类定居点到罗马风和哥特式的教堂,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式时期的城市宫殿到第一共和国时期的郊野功能主义别墅,从共产主义时期的城市副中心到当代城郊居住区,布拉格的故事就此展开。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这是“城市行走书系”第一本外国名城建筑著作,由来自中捷两国的作者前后历时五年共同完成。通过划分建筑发展的历史时期、分析典型建筑,讨论了布拉格这座城市中多种风格的建筑,展示了布拉格千年城市建筑变迁及建成遗产保护的成果。


从布拉格不计其数的优秀历史建筑中精心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43幢建筑,包括圣维特大教堂、查理大桥、安娜王后的夏宫、城邦剧院、黑色圣母屋、卢塞纳宫、会跳舞的房子、DOX当代艺术中心……这些留名建筑史的房子会让你更好地去阅读理解这座波西米亚的都城。


书中对建筑发展的历史时期进行了划分,确定为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复兴、现代主义、共产主义和当代等不同时期建筑风格,按照时间顺序追溯布拉格一千年来的社会历史变迁。特别是对于鲜为人知的捷克立体主义和粗野主义建筑的介绍将给你带来全新的认知。


阅读 Tips


沿袭“城市行走书系”的一贯风格,采用中英双语+位置示意,作者提供了建筑地址、交通路线、地图位置等基本信息,方便读者按图索骥。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每幢建筑都有地址和地图位置(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建筑的背景、特色、设计特征、历史环境和保护修缮等,并通过不同颜色的图示表达出历史叠加在建筑上的痕迹,带你理解建筑遗产在岁月变迁中的有机变化。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手绘图示生动易懂(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请先

请先阅读


人类社会和思想随着历史浪潮不断前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不同风格的建筑。今天各个时期的建筑都在当下与布拉格这座城市共存,并继续强化着这座波希米亚城市的独特性。本书通过划分建筑发展的历中时期,分析典型建筑,展示出布拉格一千年来在地质、地貌、历史事件以及人的生活观念等多重因素持续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建成环境。


书中过论了布拉格这座城市中多种风格的建筑,着重关注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这样一座有机生长的城市所产生的意义。采用合成分析法、分层分析法或全息分析法对这一复杂主题进行研究;选择建筑时考虑它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建成环境的特征,以及它对城市意识形态的影响。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动态透视,对这些建筑进行全方位审视,旨在邀请读者从一种更广阔且多方位的视角来观察布拉格城市内部的建筑景致。


本书试图采用整体与积累观察的手段,通过个体分析与分层分析的方法,解读布拉格的内部建筑力量与结构。没有任何一幢建筑是独立存在的,建筑的周边环境应当被考虑为建筑的一部分,因为它以一种历史的、物质的和精神性的形式,不可避免地包含了过去和现在,也超越了自身的存在。


作者希望本书可以使读者对布拉格这座城市、城市中的建筑及其隐藏结构的复杂性有所认知。并由此对欧洲的历中变计有所理解,进而使得波希米亚特征可以被读者所理解,并日向大家阐释“神奇布拉格”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


书中构建了阅读每一幢选定建筑的方式,以及基础要素:土地、人民、市场、法律和神权。每一种要素同样也可以被看作是构建城市景观系统必要的社会及物质元素。城市内部交错编织的钜阵式结构正是由这些不断积累的历中和社会结构叠加产生的。随着这些不同的社会元素开始在这个钜阵中书写。建立自己的特定历史,它们之间的历史分层和空间密度变得越来越复杂。


本书筛选了43幢布拉格建筑。每一幢建筑都将其自身实体以及象征属性根植在城市景观中。这些建筑为读者更好地去阅读理解这座城市,并同时在这个复杂的城市结构中去了解波希米亚特征提供了可能。书中对建筑发展的历史时期进行了划分,确定为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复兴、现代主义。共产主义和当代等不同时期建筑风格,并针对每种风格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在考虑这些建筑在城市中历史地位的同时,将它们放在相应章节中,使得在详细描述每栋建筑的特定“故事”之前,可以概述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和所经历的风云变幻,并按照时间顺序追溯布拉格一千年来的社会历史变迁。


本书融汇了构成布拉格整体结构的意识形态、空间、符号以及社会等层级要素。在这个城市空间中,历中的各个层级都在持续向前迈进。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提醒者,也是这个城市舞台上城市景观剧的表演者。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东西方不同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模式。书中的中英文其实是相互参照与补充的,希望从不同的视角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


布拉格老城是一本千年的建筑风格演变的教科书,汇集了从中世纪开始的各种风格: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古典复兴、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立体主义、功能主义等。这些不同时期及风格的建筑宁静祥和地矗立在一起,丝毫未受到现代世界打扰,时间也仿佛在这里驻足。尽管布拉格历史城区的大多数建筑主要建造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间。但城市的肌理依旧保持着最初的样子。将1940年和2010年老城区的照片进行叠合对比,80% 的地方可以重合。不同的时代痕迹有深有浅,但是没有一个时代可以成功地占据整个风貌。历史上,布拉格经历了多次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但其城市风貌却没有遭到巨大的破坏,保持了完整性和原真性,这在欧洲城市中是罕见的。这与捷克的民族性密切相关,对一个要独自承受自身命运的人和承受自身历史的民族来说,忍耐和不屈不挠是必须的。一座城市,也必须有这样的素质。在捷克语中,像在许多其他语言中一样,“忍耐”这个词和动词“遭受”有着同样的词根。从表面上看这座城市免遭了战争的蹂躏,然而比起那些直接受交战影响的城市这座城市却忍受得更多。


布拉格环境优美,城市依地形而建,地貌乃空间尺度官人,视觉景观变换丰富,这种视觉景观的丰富性随季节和气候变化而成倍增长。行进中良好的空间感受也成为外国旅行者甚至专业人士对布拉格最深印象之所在。伏尔塔瓦河的水平与环抱山丘的垂直对比;历史城区连片的红瓦屋面和无数突出的教堂钟塔对比;哥特式的圣维特教堂和超现实主义的日什科夫电视塔对比;共同构筑了布拉格独特的场所特征。尼采说:“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这种神秘意象也在布拉格人卡去卡的小说中呈现。哥特式的城市空间及巷道成为多部电影的取景地。街道、塔楼、教堂、大桥;空间开合、转折、迷失;清晨、黄昏、深夜:引导人进入一个个无止境的内部。古老街区的空间总让人有未知的感觉,既神秘又可怕,既温暖又安全。


从最早的人类定居点到罗马风和哥特式的教堂,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式时期的城市宫殿到第一共和国时期的郊野功能主义别墅,从共产主义时期的城市副中心到当代城郊居住区,布拉格的故事就此展开。


案例选读:

会跳舞的房子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会跳舞的房子可能是布拉格最著名的现代建筑。这座位于伏尔塔瓦河畔的房子被构想成一个传奇,用来复兴民族精神,并成为一个新时代的标志。


这是一种基于城市历史遗产环境的新设计。它利用了周边环境的特点来形成自身独特性,创造出一个叛逆的建筑图景,旨在将一个多重复杂的环境中激起多层次、多级别的城市对话。因此,建筑被要求形成一种对场地、街区、广场和河堤的“开放―闭合”形式。伏尔塔瓦河弯曲的弧线、城市公共建筑的纪念性、新艺术运动建筑为主的历史地块,这些环境条件以一种复杂形式混合在一起。建筑用一种全新的语言呼应着与场所的联系,建筑自由流动的外观及建筑体上的波浪线条呼应着整个地块主导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浪漫曲线。建筑屋面的金属球网也是对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屋顶上镀金月桂叶片组成的花球的致敬。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建筑动感的形象好似一对舞者——弗雷德和金吉尔。通过建筑舞动的姿态去反映革命的精神和新时代的可能。建筑在静态和动态的力场中被建造,无论在城市还是社会中,它都形成了一种平衡的爆发。建筑两个主要的体块:一个透明玻璃的建筑通透体量和一个不透明的建筑实体互相结合,都面向布拉格城堡。建筑上面弯曲、分叉并且扭曲的柱子让人想起巴洛克建筑的那种繁复和雕塑般的张力。非线性几何图形将玻璃立面重新配置成具有雕塑般的表皮,两个建筑体量的轻快感都得到增加。


作者 简介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蒲仪军,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捷克布拉格建筑学院(Architectural Institute in Prague)访问学者、中国建筑学会工业遗产学术委员会委员。

埃兰·若依曼·菲仕乐(Elan Neuman Fessler),捷克布拉格建筑学院讲师,毕业于美国库伯联盟学院(Cooper Union),讲授建筑设计、理论和批判性写作。同时,担任Emerge / Native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布拉格

建筑地图


蒲仪军 [捷]埃兰·诺依曼·菲仕乐  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2.5

ISBN 9787576502114

¥ 88.00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2012年起,同济大学出版社“城市行走书系”陆续出版了《上海里弄文化地图:石库门》《王澍建筑地图》《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上海杂货铺》《上海教堂建筑地图》《上海高度》《上海外滩建筑地图》《日本手信物语》《多彩城市:涂出你的上海》《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上海张爱玲文学地图》《上海松江山水地图》《上海松江民俗地图》《上海松江宗教地图》《上海松江建筑地图》《布拉格建筑地图》,希望每本书都能让大家在行走和阅读中更了解我们的城市。


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美 术 遗 产

Art & Heritage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美术遗产):图书资讯丨布拉格建筑地图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