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时期市级专项规划实践探索——以《云浮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为例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快速上升。然而,不少地区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却远远滞后于城乡发展速度,与此同时,居民对于人居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二者形成的矛盾已成为制约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党的二十大强调,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同时,在编的《云浮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亦提出,强化高水平城市基础设施支撑,完善安全韧性的市政体系,加快环保基础设施设计。构建源头减量,末端焚烧处理的环卫系统,推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一体化。


因此,编制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全社会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水平,是改善云浮市城乡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的有效举措,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时期市级专项规划实践探索——以《云浮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为例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处于粤北地区的西南部。项目的规划范围为云浮市全域,与行政管辖范围一致,具体包括云城区、云安区、新兴县、郁南县和代管罗定市,面积7786.64平方千米。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时期市级专项规划实践探索——以《云浮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为例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细化落实《云浮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总体目标,响应《广东省生活垃圾处理“十四五”规划》的有关要求,本专项规划通过补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升级改造生活垃圾转运体系,加快厨余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建设等,基本形成规划期末设施全覆盖、功能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体系,以更好地指导云浮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工作。


系统梳理垃圾收运处理流程

诊断识别规划区主要问题


(1)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流程梳理


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前端——生活垃圾分类与收集;中端——生活垃圾压缩与转运;末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具体流程见下图: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时期市级专项规划实践探索——以《云浮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为例


2)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


前端(收集)——生活垃圾管理系统与收运营运体制有待完善,部分环卫作业条件落后;垃圾产生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产量大、成分复杂,给转运和处理造成压力;


中端(转运)——部分转运站建设标准低,用地局促,转运效率低,预留转运能力不足;转运距离大,无分类存储等功能,与当前分类减量要求和形势不符;


末端(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单一,以卫生填埋为主,占地面积大,与生态文明要求不符。


科学预测垃圾产量组分比例

优化引导分类减量化措施


依据统计数据、规范和城市经验等预测生活垃圾量;对生活垃圾样品进行分析,为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提供更精准的依据。根据抽样检测,云浮市生活垃圾成分主要构成如下: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时期市级专项规划实践探索——以《云浮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为例


随着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净菜进城、“限塑令”等工作的开展,预测2022~2035年间,云浮市生活垃圾组成中的厨余垃圾含量将会有一定程度上升,基本维持在50%左右。而随着垃圾分类减量化全面铺开以及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等因素,纸张、塑料、玻璃和金属的比例会略有上升。


同时,经过分析表明,云浮市生活垃圾有较大的可燃性和能量回收潜力,随着分类收集工作的展开,原生垃圾的低位热值将会有所提升。因此,可以考虑以焚烧为主处理方式,从而达到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和无害化。


合理制定环卫规划实施方案

全面提升收运与处理能力


以目标为导向,积极稳妥、高标准地发展生活垃圾焚烧技术,逐步提高焚烧处理比例,加快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进程。


针对目前云浮市存在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相对落后、收运系统缺乏监管、环卫资金紧张、垃圾分类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等问题,结合相关规划、政策文件要求,提出以下实施建议:一是源头减量,优化管理体制;二是统筹收运,完善城乡收运网络;三是集中处理,促进资源化利用;四是结合实际,试点限行,逐步覆盖。促使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从混合垃圾、单一处理逐步走向分类垃圾、综合处理的新格局;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从“基本满足处理需求”到“满足高峰需求且预留一定余量”。


细化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目标

精准指导重大项目快落地


要做好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衔接,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细化落实总体目标与设施布局要求,加快环保基础设施设计,按照“全市统筹、区域共建共享”的原则,对云浮市生活垃圾综合调配,统筹推进垃圾跨区域合作,积极与邻近地区统筹规划,设施共建共享,在市域内跨区域统筹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以缓解设施建设压力,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能。精准指导重大项目快落地,在合适位置布局循环经济环保项目,缩短运输距离,整合垃圾资源,在全面摸清现有卫生填埋场剩余库容基础上,结合区域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情况,发挥卫生填埋场“兜底”处理保障应急功能。

结尾


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与处理是一项复杂且持续时间长的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以及政府、企业和公众各方共同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过程中重点关注问题包括:专项规划应统筹城镇与农村,避免出现盲点;规划目标的制定不可过高,应考虑到当地实际情况;垃圾产量的预测尤其重要,应采用多方案论证以确保不会出现与实际值偏差过大;同时,设施布局必然会涉及到选址、生态环保等要求,应做好与相关政策、标准规范、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衔接,做到选址科学,规模适宜,保证规划的可落地性。此外,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享共建,让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成为最暖心的民生关怀项目,人人响应、共同发力,掀开绿色发展、美丽云浮,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关阅读





专 题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时期市级专项规划实践探索——以《云浮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为例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时期市级专项规划实践探索——以《云浮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为例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时期市级专项规划实践探索——以《云浮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为例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时期市级专项规划实践探索——以《云浮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为例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时期市级专项规划实践探索——以《云浮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为例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时期市级专项规划实践探索——以《云浮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为例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时期市级专项规划实践探索——以《云浮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为例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时期市级专项规划实践探索——以《云浮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为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科技):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时期市级专项规划实践探索——以《云浮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专项规划》为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