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2/5-1)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2/5-1)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2/5-1)

《技术谬论——人如何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The Technology Fallacy: How People Are the Real Key to Digital Transformation
By Gerald C. Kane, Anh Nguyen Phillips, Jonathan R. Copulsky, Garth R. Andrus
Published by The MIT Press (August 23,2022)

为什么企业/组织对“数字化颠覆”(digital disruption)的反应应该集中在人员和流程上,而非技术本身?答案从这本书中或许可以找到。数字技术正在扰乱各种规模和形式的企业/组织,管理人员因此争先恐后地寻找有助于提高其组织竞争力的技术解决方案。这本书为管理人员和商业领袖提供了一份如何在数字化颠覆中生存的指南。但它不是一本关于技术的书,而是如何借助技术力量组织变革。作者认为,数字化颠覆主要与人有关,有效的数字化转型涉及组织性的动态和工作完成方式的变化,只关注选择和实施正确的数字技术是不可能成功的。应对颠覆性数字化的最佳方式是改变公司文化,使其更加敏捷、更能承受风险和更具实验性。

作者与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评论(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和德勤公司(Deloitte)合作,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研究,开展了覆盖多达16000人的调查,并访谈了沃尔玛、谷歌和Salesforce等重要企业的经理。他们引入了“数字化成熟度”的概念——利用新技术提供的机会的能力——并讨论了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内容,包括培养数字环境、实现有意识的协作和培养实验思维。每个组织都需要了解其“数字DNA”,才能停止“实施数字化”(doing digital),开始“实现数字化”(being digital)

数字化颠覆不会很快结束,普通员工在职业生涯中甚至可能会经历无数次颠覆性变化。因此,本书提供的见解将适用广泛且持续李澜)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2/5-1)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2/5-1)




《深圳试验——中国即时城市的故事》

The Shenzhen Experiment: The Story of China’s Instant City

By Juan Du

Publish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1, 2020)


深圳是中国近几十年来经济转型的原点。1979年,在中国普遍贫困的背景下,邓小平支持了一项大胆的提议,在香港边境旁边的农村地区试验经济政策。该地被指定为深圳市,并在不久后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40年后,深圳成为一个拥有2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一个国际公认的数字技术中心,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区之一。一些人认为它是一个现代奇迹城市,其成功完全归功于集中规划和靠近香港的区位。而后,尽管中国政府使用“深圳模式”建造了数百个新城镇,但没有一个城市能够成功复制深圳的经济水平。

但深圳真的不存在有意义的历史吗?这个城市是在白板上规划的吗?该地区过去的农村对现在的城市是否产生了影响?本书讲述的深圳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举世闻名的“即时城市”拥有的令人惊讶的历史——到处都是牡蛎渔民,被城市街区包围的村庄,神秘的非正式住房系统——以及它是如何被原始农民的智慧和首都政策制定者推向成功的。对于世界上所有试图在21世纪复制中国成功经济经验的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国家来说,“深圳试验”都是一个重要的故事。

总的来说,本书展现了一部丰富、描述性的规划史,且以人为本,巧妙地解释了全国范围内的政策影响和创新,值得各地的建筑师和规划师深入阅读。(王伦)
相关阅读
新书推介(2022/4-3)
新书推介(2022/4-2)
新书推介(2022/4-1)

排版 | 徐嘟嘟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2/5-1)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2/5-1)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2/5-1)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2/5-1)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