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别2022 迈入2023
ZHA、SOM、Snøhetta、MAD等各大明星事务所
又有一大波新建筑即将建成亮相
我们在预计2023年将建成
并具有突出视觉造型或重要技术突破的
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中进行筛选
为大家送上
2023年全球值得期待的十个项目
它们之中有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也有住宅零售综合体
十个之中有四个在中国
一起来看看这些令人瞩目的未来新地标
并一同期待
在2023年
这十个项目是否会完美落地?

流动体量如蜿蜒山谷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赢得了泾河新城文化和艺术中心设计国际竞赛的冠军。该项目位于陕西西安,是泾河新城的一部分。
该地区作为科技中心不断发展,环保意识亦是其重要驱动力之一。建筑形态回应了泾河穿过山体形成的蜿蜒山谷,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
© ATCHAIN / ZHA
该建筑以流动的体量、层次和表面,与庭院和景观相互连接,为其社区定义了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空间。
泾河新城文化和艺术中心与该市现有的城市总体规划相融合,通过高架庭院、花园、步道,将泾河大道北侧的多媒体图书馆与南侧的表演艺术剧院、多功能厅、展览馆等连接起来。

© ATCHAIN / ZHA
平缓的坡道为该区的公共步道提供了一个入口,将商业和住宅区与南侧的公园和河流连接起来,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直通规划建设中地铁站的通道。
多媒体图书馆的露台可俯瞰中庭,带有日照天窗,为各种公共阅读区提供优越光线。在大道的南侧,设计了表演艺术剧院,可容纳450人,满足各类需求。多功能厅、工作室和画廊围绕剧院一一排列,共享公共区域,增强了可达性和学科间的合作。
© ATCHAIN / ZHA
项目设置了自发电用的光伏板以及雨水收集系统,并且将在施工中优先使用当地生产的、含有大量回收成分的材料,以期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
建筑形态顺应人体流线
© Slashcube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赢深圳科技馆(新馆)竞赛。项目位于深圳光明科学城内的深圳科技馆,是学习探索科技的力量、了解科技对我们生活及未来影响的重要目的地。
项目总面积约为125,000平方米。U形的平面使之具有很强的定位感和导向感。围绕中央庭院,访客可抵达公共空间、展厅和教育设施等成序列的空间,展开一次探索城市与公园相结合的独特之旅。
© 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外部几何形态与功能布局相关,呼应内部中庭流动的空间的同时,将中庭空间与西侧的公园相连接。建筑以围合的动态曲线几何形状与其东面城市交通流线流线相呼应。
© Brick
动态的线条沿着科技馆的南北立面逐渐拉长,并在其中“雕刻”出开口,使访客可以探视内部的活动。建筑造型向西延伸,连接光明公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多层露台的形态,从而构成了直接通向科技馆中庭的玻璃幕墙。
设计团队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预计建成后的深圳科技馆将达到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三星标准。

288米地标级建筑

© SOM / MIYSIS

© SOM / Brick Visual
大楼的8根向外倾斜的巨型柱子成为主要结构,让它的玻璃幕墙外观看起来具有流动性,同时还在室内创建了巨大而又灵活的楼面空间。当主立柱偏离时,次立柱就要延伸出来以保持立柱排列的完整性。在大堂的上方,一个空腹桁架通过转换后与主立柱和次立柱相连接,并在下面创建了一个开放式的大堂空间。


© Plomp/Snøhetta
Snøhetta 于2018年在中国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国际竞赛中获胜。北京市副中心图书馆将为传统图书馆设计树立新标准:其设计将以建造技术为主导,并完全使用当地本土材料,同时建筑有着高达16米的玻璃幕墙,这将是中国首个超高自承重玻璃幕墙项目。


© Plomp/Snøhetta
图书馆的中心将有一个大型的公共空间,这一空间集中了建筑所想表达的概念,并囊括了一个覆盖、渗透整个图书馆的超大“森林”雨蓬。
项目最突出的特点:一棵棵‘树干’从如雕塑般的阅读区景观中升起,打造了层层错落的“树冠”天棚。屋顶下方有着一个阶梯式的“景观”,既是一个非正式的休憩区,也是一个可以在“树下”坐着阅读的区域。
© Plomp/Snøhetta
建筑中心为一个由“中央山谷”所构成的图书馆脊梁:它作为从建筑北侧至南侧的主要流线,引导着人们在阅读之坡的顶部至其他所有空间之中穿梭、游览。
© MIR
Dorte Mandrup 建筑事务所赢得了挪威观鲸文化中心的国际竞赛,设计建造一条“鲸鱼”,将成为挪威北部地区的又一个旅游地标。项目旨在用艺术、科学和建筑的手法,向来访的人们介绍这个雄伟的海洋生物。




© MAD
↑点击图片,查看往日文章链接
© MAD
© MAD
峡谷裂缝中的室外花园 © MAD
从建筑腰部的“峡谷”起始层开始,往上4层的立面处设计了登山径般的步道,居民可以沿其上下到达楼内的公共设施,如健身房、会客室等。
约630平方米的屋顶露台,设有游泳池、水疗中心和户外花园等,接近740平方米的首层将是零售空间。


这个种有绿植的凉棚状建筑是 Heatherwick Studio 在日本的第一个项目,旨在为日本东京的虎门-麻布台地区提供一个新的城市中心。
项目占地63910平方米,其不规则的外形则给设计带来了巨大的限制和复杂的挑战。基于场地的文脉,建筑师设计了一个凉棚状的构筑物,以于棚架下将其全部容纳,并为城市创造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Fender Katsalidis
↑点击图片,查看往日文章链接
© Fender Katsalidis
© Fender Katsalidis
据悉,该大楼将成为当地首个获得三项国际可持续发展认证白金评级的建筑物。

公园的活动区和运动区设计为全年使用,项目有两类主要路径,第一类是一条直线轴,灵感来自El Lissitzky的作品,象征着力量和能量,连接着公园的多处要点,可以快速横向到达这些设施。第二类是由贯穿和环绕公园的小路组成,吸引游客漫步并相互联系。
© CoopHimmelb(l)au
© MVRDV
© Gent Onuzi
© MVRDV
© MVRDV
点击查看城市设计往期文章

建筑畅言网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结果重磅揭晓

十大未来城市概念设计,它们距离你的想象有多远?

2022全球最值得看的十大建筑展馆,虽“临时”却有趣!

2021年最好的建筑节目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热爱设计 专心阅读
期待与你相遇
投稿 · 咨询 · 合作或者
加入社群请扫码
入群暗号 “你所在的城市名称”+城市聚落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2023,这十大「全球值得期待」项目会完美落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