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京西群山中,这些古树的故事说来话长

京西群山中,这些古树的故事说来话长

古树名木

北京是世界上古树最多的现代化城市,仅北京城近郊区就存有3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3804株,百年以上的古树19723株。古树作为活的文物,历史的见证,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以顽强的生命传递着古老的信息。研究北京古树的历史,对于研究古都的文明发展史、城市建设史及政治兴衰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古树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沉淀
承载了所处区域的记忆

门头沟历史文化悠久

珍贵的树木

分布在京西各处

树冠相交,亭亭如盖

饱含岁月风霜洗礼

它们不仅是我区自然文化遗产的

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悠久历史的见证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门头沟这些巍然屹立
威风不减的古树

聆听年轮中的时光记忆


01

戒台寺景区


戒台寺有着“天下第一坛”之美称,惊蛰时节来到戒台寺,观名坛、赏奇松、访古洞,登上观音殿的高点,观看整座寺院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感受庄严古老的佛教圣地中焕发出的春日生机。


九龙松

京西群山中,这些古树的故事说来话长


树龄:约1300年

胸围:650厘米

树高:18米

冠幅:23米


白皮松,一级古树,俗称九龙松,生长在门头沟区戒台寺外院南门口。


树体雄伟壮观,奇特的是树的主干分九枝,树干上鳞甲斑驳,霜皮半脱,宛如九条银龙凌空飞舞,又似九条神龙在守护着戒坛,故得此名“九龙松”。该树为唐武德年间所植,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是北京地区同树种最古老的一株,也是我国和世界上的“古白皮松之最”。


卧龙松

京西群山中,这些古树的故事说来话长


树龄:约1000年

胸围:250厘米

树高:5米

冠幅:11.5米


油松,一级古树,俗称卧龙松,生长在门头沟区戒台寺千佛阁台阶下。 


此树为辽代所植,躯干在生长过程中,曾用“掐尖”、“折枝”等工艺使主干盘曲发展,形成奇观。高台下有一状似剑的石碑支撑树干,石碑上刻有恭亲王奕訢提名“卧龙松”。传说奕訢在戒台寺时,最喜欢那棵形态奇特的“卧龙松”。他觉得自己就像这棵松树一样,静卧古寺,并题碑立于树下。


辽槐

京西群山中,这些古树的故事说来话长


树龄:约1000年

胸围:497厘米

树高:9米

冠幅:13.25米


国槐,一级古树,俗称戒台寺辽槐,生长在门头沟区戒台寺山门殿前。


戒台寺位于京西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佛教圣地之一。辽咸雍四年,高僧法均决心重整寺院,他广募资财,大修土木,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建成了寺庙,取名戒台寺。相传此树是高僧法均大师亲手所植。此树枝繁叶茂,长势强壮,终年守护山门。


02

潭柘寺景区


潭柘寺植被繁茂,古树名花数量众多,自然环境极为优美。站在寺院的后山上可以一览潭柘寺的全景,千年寺庙被这郁郁葱葱的松柏所环绕,宁静而淡然。


帝王树

京西群山中,这些古树的故事说来话长


树龄:约1300年

胸围:1100厘米

树高:30米

冠幅:18.5米


银杏,一级古树,俗称帝王树,生长在门头沟区潭柘寺毗卢阁内。


相传在清代,每有一代帝王去世时,帝王树就会有一支树杈折断;每有一代皇帝继位登基,又会从帝王树的根部长出一枝新干来,以后逐渐与老干合为一体。清乾隆皇帝御封此树为“帝王树”,这是迄今为止皇帝对树木御封的最高封号。北方高僧皆以此树代表菩提树,视为佛门圣树。


白皮松

京西群山中,这些古树的故事说来话长


树龄:约1000年

胸围:471厘米

树高:15米

冠幅:14米


白皮松,一级古树,生长在门头沟区潭柘寺安乐堂前西侧。 


白皮松周身上下极为白亮,似是涂了一层白色的油漆,它矗立在一众房屋间,向上一直延伸,上部枝干上的松针叶茂密而有序,展现着勃勃生机。


二乔玉兰树

京西群山中,这些古树的故事说来话长


树龄:约400年

胸围:100厘米

树高:7米

冠幅:10米


二乔玉兰,一级古树,生长在门头沟区潭柘寺景区毗卢阁前东侧。 


这“二乔”取意于三国时期,东吴乔公有两个女儿,都是当时著名的美女。因为这种玉兰花紫中带白,兼有两种颜色,十分娇艳,故而人们用“二乔”相誉,称其为“二乔玉兰”。



03

雁翅镇房良村

京西群山中,这些古树的故事说来话长


树龄:约600年

胸围:565厘米

树高:10米

冠幅:19米


国槐,一级古树,俗称兄弟国槐,生长在门头沟区雁翅镇房良村村委会门口。 


明王朝建立后,由于多年战乱,京畿一带“民十亡七八”,明成祖朱棣实行历时50年的大移民政策。山西被列为移民的重点区域。百姓们被迫于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登记。建村先种树,村委会门口这两株600余年的一级古槐,也印证了房良村的历史。


04

斋堂镇灵水村


灵水村是远近闻名的举人村,灵水八景颇具盛名。到这里您能够体验人文文化,感受传统村落厚重历史,更能在斑驳古墙、古树山花前留下春天最美的回忆。


灵芝柏

京西群山中,这些古树的故事说来话长


树龄:约2000年

胸围:785厘米

树高:12米

冠幅:14米


侧柏,一级古树,俗称灵芝柏,生长在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玉皇庙遗址。 


此古树被誉为“灵水八景”之一,因树形似灵芝而得名灵芝柏。古树奇特之处是,在其粗壮的躯干上,完全是突出的干纹从上往下扭结纠缠,虽身经数朝,历尽沧桑,但如今仍是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柏树至今约有2000年的历史。


05

清水镇梁家庄


榆树王

京西群山中,这些古树的故事说来话长


树龄:约400年

胸围:348厘米

树高:15米

冠幅:11米


榆树,一级古树,俗称榆树王,生长在门头沟区清水镇梁家庄村中心。 


据老榆树下居住多年的梁家庄村民口述,他们听老人讲故事说,老人的祖父的祖父童年时光就在这棵破土而出,天然生长的榆树小苗边嬉戏玩耍。据此估计,这棵老榆树树龄至少有四百多年。


每一株古树背后

都承载这一段珍贵的历史

一个动人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门头沟

探访这些“活化石”吧~


内容来源:门头沟文旅


相关阅读

这些古树,是北京的“活文物”

北京明年将再建20处古树公园

终于“减负”了!北京中轴线上屹立700余年的万宁桥亮出真身

京城周末 | 上天入地 纵观古今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您与京城,一之隔!

京西群山中,这些古树的故事说来话长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光明网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京西群山中,这些古树的故事说来话长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京西群山中,这些古树的故事说来话长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