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璐 周剑云 李建军 庞晓媚
【摘要】法治思想是实现规划法治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转型中详细规划的法治化建设问题,对“以法”管制与“依法”规制的法治思想进行辨析,从权力、权利与法律的关系层面,深入剖析我国控规既往“以法管制”的规划实施困境。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详细规划的目标与地位,提出“用途规制分区”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应用的可能性,并阐明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从“管制”向“规制”转型的必要性。
共商共治的实施性详细规划——北京规划综合实施方案的内涵思路与技术探索
赵勇健 徐碧颖 王若冰
【摘要】规划综合实施方案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北京市的创新,是实现规划最后一公里落地的直接手段。本文在梳理北京市实施性详细规划演进脉络和时代需求的基础上,从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系统变革入手,思考了规划综合实施方案的体系位置、基本概念、作用效力和规划内涵。聚焦规划编管思路,由空间管理转向多元治理,探讨了规划综合实施方案在编制内容、编审方法、实施方式3方面的系统转型;聚焦编制技术方法,辨析了其“菜单式、定制化”的规划技术模块、4类规划适用场景、特色差异引导、实施路径保障等方面的创新特色,为实施性规划编制管理方法提供借鉴。
王威汐 曹 春
【摘要】现阶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框架已基本完成,并初步形成了以边界底线管控与分区功能引导相结合的管控模式。但由于目前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研究大多缺少用分层级视角来考量空间管控边界划定的逻辑,所以本文在识别空间管控边界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价值观选择与管控力度区分,思考不同空间管控边界划定的管控逻辑,以期为拟定更精准、能协调、可实施的分层级空间管控策略提供逻辑支撑。
焦 健 王 德 程 英
【摘要】随着城市生活时间节奏的加快,时间已经成为稀缺资源,越来越多的居民陷入“时间贫困”的困境,这制约了居民日常活动的安排与幸福感的获得,我们应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本文基于2018年上海市居民时间利用调查的数据,参照国外研究方法识别了时间贫困就业人员及其基本类型,并分析了其社会经济属性与活动模式特征。研究以“实际自由时间”中位数的60%(2.72h/d)为时间贫困线,发现上海市有20.10%的就业人员为时间贫困人群。其时间利用的基本特征为睡眠时间不足或闲暇时间少、基本不发生家外闲暇活动,女性、育儿及体力型职业群体等时间贫困占比较高。在类型构成上,可识别出工作挤压型、家庭挤压型与通勤挤压型3种类型,其中,因工作时间过长而时间贫困的工作挤压型为主要类型。时间贫困人群由于强时间约束导致其家外非工作活动参与率低,对家、工作地与通勤沿线设施依赖程度高,但存在类型上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时间贫困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及规划应对方向,以期为“人本导向”的城市空间规划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杨俊宴 金探花 史 宜 张 珣
【摘要】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由粗放扩张走向存量发展,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重视人群需求与资源配置的匹配正成为当下城市研究的重要议题。因此,针对当代城市中行为模式日臻多元化、个性化的人群,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识别并解析不同城市人群的时空行为模式,以实现对城市人群的整体性刻画,正成为需要重点攻克的技术难题。本文试图综合利用LBS定位数据、业态POI数据和城市用地功能数据等多源大数据,以及时空行为识别技术,来精准把握城市人群的时空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时间序列、空间分布、行为模式”3个维度的数字画像构建技术,最终形成基于时空行为的人群数字画像实证解析,精准有效地识别出不同城市人群的时空分异特征。
孙 鹏 于 佩 赵晓亮 苏远利
【摘要】因绿地改善导致高收入群体涌入和原住民失所的现象被称为“环境绅士化”。以西安市为例,运用空间统计分析和质性研究等方法探析环境绅士化表征和促使其产生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绿地和房价在空间上呈现“高-高聚集”的区域具备了环境绅士化特征,如曲江池遗址公园等公共绿地的修建促进了周边社区物质环境改善、邻近绿地房价上涨和社会群体重构等;供给端的“生态租差”和需求端的“绿色消费”共同驱动着环境绅士化的产生,其中,在供需两端政府利用行政力量介入环境绅士化进程,发挥着主导作用;环境绅士化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双重效应,在促进绿地资源均衡分配、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原住民的社会网络分裂、直接或间接性失所;因城市发展阶段和实践模式的不同,西安市环境绅士化在发生地点、动力机制、参与主体、失所表现及应对方式等方面与西方国家有明显差异。
括山川奇秀:一种融括山河形势塑造景观格局的风景营造观
上海老城厢历史地段——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一体之治”:《管子》空间治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
黄军林
【摘要】《管子》将“天、地、人”视为一个以“道”为核心的和谐平衡的有机系统,认为天地人遵循着共同的基本法则,揭示了自然现象与人的能力品质的一致性。本文论述了《管子》治理哲学所秉持的“民为邦本”“义利并重”“一匡天下”的价值论,并通过对“礼治”与“法治”工具及关系的讨论,阐释“礼法”作为善治工具的本体认知。采取“予之为取”“执经达变”的方法论,构建基于“三国五鄙”“均地分力”“以时禁发”和“人与天调”的空间治理实践向度,进而实现“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和谐共生境界。总之,《管子》所构建的“一体之治”整体性治理框架,不仅对化解现代空间治理难题有着积极意义,也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境域下“治理”模式的中国话语,对空间治理体系的构建与理论体系的完善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践借鉴意义。
李曼雪 肖 扬
【摘要】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各群体的空间融合,是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居民活动空间的分异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不同类型空间分异的系统研究尚未展开。本文基于上海市2019年手机信令数据,在全市层面上探讨了新移民群体居住、就业和活动3种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模型探究其空间上的耦合性。结果发现:上海市新移民居住隔离最为严重,其次是就业隔离,而活动隔离相对温和。这3类隔离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建议从城市多中心和郊区社区15min生活圈两个维度优化上海的社会空间结构。
为何西方城市设计无法完整展示中国城市美学——山水诗画视角下的三个问题分析
陶 涛 刘 泉
【摘要】从规划设计实践经验来看,发端于欧美的西方城市设计方法在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中得以传承和发展,但在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过程中,却无法完整地展示中国城市美学的特征。在中国城市营造的传统方法中,士人的山水诗画文化和审美传统对中国城市美学的塑造意义重大,而以视觉感知为主要手段的西方城市设计方法缺少对中国城市美学复杂维度需求的回应,具体包括难以对诗画意境的风貌特色、心游写意的总体结构和五感复合的空间景观3个方面进行表达。通过比较,总结西方城市设计无法完整展示中国城市美学的症结,最后提出对中国式城市设计路径探索的展望。
城市更新中公共利益捕获与耗散的机制解释——基于产权“公共领域”理论的租差优化模型
梁印龙
【摘要】租差视角下,城市更新中的公共利益可理解为一种公众委托政府代理而获得的公共属性租差。最大化捕获公共利益是城市更新的核心目标,但开发商主导的市场化更新却导致了公共利益的普遍性耗散。本文基于产权“公共领域”的视角对租差模型进行了优化,将产权界定、竞租主体纳入到租差模型中,构建了“产权界定-地租生成-租差分配-公共利益捕获耗散”的解释框架。研究发现,公共利益的捕获与耗散是产权界定、租差分配、政府干预的综合结果,其中,政府干预扮演核心角色。在城市更新产权的初始界定和增值分配两大阶段中,存在着非正规空间地租、公共利益、可释放潜在地租三大典型产权“公共领域”,政府通过对上述产权公共领域地租的差别化干预来改变租差分配,从而影响城市更新进程和公共利益的捕获与耗散。本文认为应加强对城市更新中产权公共领域的有效治理,从而保障城市更新中的公共利益捕获。
李雯骐
【摘要】自滕尼斯的共同体理论提出后,乡村共同体成为观察传统乡村社会的重要理论视角。基于此,提出了“共同体是否尚存于现代乡村社会”这个命题。首先,回溯了在国家政权、市场/社会影响下我国乡村共同体发展演进的3个阶段,表现为乡村内部组织能力渐弱、国家干预不断加强、市场要素与社会流动逐渐开放;而21世纪以来,乡村共同体在现实中也面临着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挑战,但仍具备再发展的可能:一方面,其作为基层治理单元与乡村共同利益代表的主体,具有存续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其面临转型的必然性,需要进行内生性的更新与外生性的发展。面向未来,提出由内生力、政府力、市场/社会力3力整合构建的“新乡村共同体”理论框架,以内生力的培育为形成共同体的先行基础、以3力平衡的利益联结为合作关系、以促进内生力的发展为核心、以动态调整政府力与市场/社会力的关系为互动规律,以期使共同体理论在我国乡村现代化演绎与共建方面提供思路启发。
徐家明
【摘要】在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发展转型背景下,构建契合中国国情的规划理论促进空间规划发展是学界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中国特色的央地关系改革视角切入,梳理了1949年后空间规划历经的“初构—分异—冲突—重构”4个演进阶段。基于博弈论建构了空间规划演进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主体目标导向—博弈策略选择—政策变迁阐释”的解译,探求经济制度变迁与空间规划演进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空间规划的创新发展不应局限在其本身,而要回归到社会现实中,以“政府治理、区域协作、生态建设”的发展理念为引领,综合央地财权、事权的匹配与制衡,探讨“权责划分、上下传导、周期反馈”的空间规划发展要点。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把咱们“城市规划”置顶就可以啦
只需要5秒钟哟~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
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推文目的在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若有来源误注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内容播报】2023年第 4 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