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于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碳”战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点击阅读《李迅 :双碳战略下的城市变革》)。城市将是“双碳”战略实施的主战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中央对进一步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在“双碳”目标的导向下,城市更新行动成为推动其实施的重要抓手。

1
城市更新的
范式与路径
然而,在城市更新行动中贯彻”双碳“战略,两者目前存在一定的脱节。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单一视角下的战略路径难以实现,基于“双碳”目标的绿色低碳城市更新实施路径体系可以设想由目标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以及政策体系构成,四个子体系相辅相成。其中,目标体系决定实践方向,实现“以人为本”的适老化、绿色化、智能化、社区化、人文化的更新目标。全要素囊括的技术体系与全空间覆盖的标准体系是其基础支撑,全过程把控的政策体系意义在于将城市更新的目标、原则、任务和措施形成公共政策以引导社会,形成规模效应。
1_建构基于“双碳”战略的城市更新目标体系
双碳战略下城市发展的目标体系即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目标。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方式;是推进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范式。绿色低碳城市就是调动自然、社会、经济等“全要素”,在城镇、农业和生态“全空间”,实现过去、现在、未来“全过程”绿色化发展的实践活动。
2_建构全要素囊括的城市更新技术体系
基于双碳战略实施的技术体系应该是全要素覆盖、全过程把控。其要素分类可以提出十二大技术领域,包括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交通、绿色能源、水资源循环、固废利用、绿色建筑、生态社区、绿色产业、智能信息化、文化遗产保护和绿色人文行动等领域。
3_建构全空间覆盖的城市更新标准体系
不同空间尺度地域的碳排放结构不同,导致减碳策略侧重点也不同,评价标准也应分层次构建。低碳评价标准的空间尺度要全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评价标准需要包括从学校、医院、商店、写字楼等不同建筑类型起始,从社区到街区、到城区、到城市、到城乡一体化地区。形成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一个一个低碳细胞单元。

4_建构全过程把控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
建构基于“双碳”目标、全过程把控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中重点关注的方面涵盖技术研发、标准研发、市场机制、信息工具等方面。
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的重点关注方面
2
城市更新的
方法与行动
城市更新行动难点在于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就如习总书记在中央第四次城市工作会议上所说的,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系统性;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宜居性;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城市发展积极性。”城市更新工作同样需要做好“五个统筹”。
城市更新行动可以从区域到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山水文化修复的城市发展基底、安全韧性保障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导向的绿色低碳出行、低碳生态指导的老旧小区改造、格局基因延续的历史文化传承、智慧互联管理的城市运营体系、多元价值激活的社会综合治理等八个维度进行系统谋划。


不同出行方式能耗强度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数据图

讲者 | 李迅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城市发展研究》杂志主编、山东建筑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PLUS):李迅:如何实现“双碳”目标下的城市更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