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城乡规划学科的办学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随着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我国城乡规划学科的国际合作也在不断增强,但相关合作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近年来,我国城乡规划学界和业界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的联系,但国内学界和业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乡规划高等教育信息缺乏必要的了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高校缺乏深度合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乡规划高等教育的影响也滞后于西方国家,这与我国城乡规划学科在全球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不符,也与城乡规划学科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和需求不符。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乡规划高等教育开展系统研究的迫切性日益凸显。

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乡规划高等教育的整体特征
通过梳理上述260所高校的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的基本信息,笔者从总体发展水平、相互发展差异、产学研用结合、受西方影响程度等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乡规划高等教育的整体特征,其具体表现出如下四“化”特征:
(1)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乡规划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开设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整体偏少、城乡规划专业排名普遍较低、对外宣传总体落后等三个方面,这一定程度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镇发展状况和高等教育入学率等因素有关。

(3)虚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高校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的教育产学研用分离,其教学与课程体系普遍不注重实践、不安排专业实习和课外竞赛环节、不强调学术研究能力的训练、不主动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此外,非洲和中亚地区许多国家的高校对学生的入学、在学和毕业要求门槛较低,导致学生不重视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服务能力的培养。

资料来源:根据各高校网页和网络报道等信息整理。

资料来源:根据Web of Science核心全集数据库检索两两高校2016—2020年期间的论文合作总量。
3
“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和典型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建设及其对华合作
非洲,东南亚和南亚,中东、西亚和中亚地区典型高校的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国际合作和对华合作等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地区和典型高校的国际合作对象以欧美为主,对华合作较少。各区域与代表性高校的相关情况如下:
(1)非洲地区。

▲ 表2 | 非洲地区部分国家的高校开设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概况
▲ 表3 | 东南亚和南亚地区部分国家的高校开设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概况
中东、中亚和西亚地区国家开设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埃及、土耳其和伊朗等国家,专业方向以区域规划、城市设计、环境设计等为主,许多高校都具有国际化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国际合作基础,特别在埃及和阿联酋两国,具有多所国际合作办学高校,如开罗美国大学、埃及中文大学等(表4)。
▲ 表4 | 中东、西亚和中亚地区部分国家高校开设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概况
4
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乡规划高等教育合作的建议
中国城乡规划高等教育在国际上已经具有比较优势,未来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度和全面合作:
首先,依托大数据技术,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乡规划高等教育大数据网络平台,推动相关基础信息库和数据库的建设。其次,对国内高校老师开展面向“一带一路”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培训,并积极吸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老师到国内短期访学。第三,开展面向“一带一路”城乡规划的教材教案建设。
一是推动中国与一些有条件的非洲国家围绕城乡规划高等教育领域建立合作机制。二是依托联合国人居署、工业发展组织、教科文组织等多边组织平台,推动建立以相关国际组织为主导的合作机制,或加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乡规划领域的学会/协会组织间的合作。三是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进一步探索建立专门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乡规划技术人才的培训中心或机构,形成常态化合作机制。
一是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高校的联合教学与学分互认,并开展联合规划与设计课程。二是重点围绕产业园区、历史遗产保护等“一带一路”特色领域,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高校,开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规划设计项目。三是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相关高校开展技术合作与攻关,积极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四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在研究生、青年教师与学者层面的交流互访,推动建立双边的教学与实训基地。
未来,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在城乡规划领域的教育合作,改变以往对西方国家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引进来”的国际合作模式,积极探索中国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走出去”的国际合作模式,推动中国城乡规划智慧与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
5
结语
泰格涅·戈布雷伊格扎贝尔·贝莱
原文介绍
《“一带一路”沿线规划教育及对华合作初探》一文已在知网首发。
【doi】10.11819/cpr20231717a
王兴平,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东南大学可持续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本文通信作者。
【基金项目】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一带一路’的城乡规划新工科教育共同体建设”(编号:E-GCCRC20200305)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项课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乡规划教育合作现状、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21YDYB27)成果。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文章导读】“一带一路”沿线规划教育及对华合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