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前言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强调天地人统一,将自然生态和城市文明相联系。最近几年,党和国家大力推动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2021年12月,顺德提出“以水兴城”战略,依托水系开展城市重塑,构建亲水城市空间,实现以水美城、以城聚才、产城融合。“以水兴城”战略不仅是生态战略,更是城市发展战略,助推顺德从“工业文明”步入“生态文明”,提高在大湾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顺德区委区政府谋划了云鹭片区。片区位于顺德南部都会中心的第二圈层,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内部拥有大湾区中心城区稀缺的水乡、湿地和鹭鸟等生态资源,是未来高端城市功能的核心承载区,也必将成为顺德“以水兴城”战略最佳示范区。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片区现状建设条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同时,云鹭片区也是顺德最靠近黄金内湾的区域,将代言顺德示范大湾区生态保护、优质生活圈建设,改变人们对顺德的传统印象,以更高的姿态融入黄金内湾。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片区在大湾区位置示意图


2022年3月,顺德分院负责编制《顺德云鹭片区规划建设综合实施方案》,通过前期研究、国际竞赛、方案整合等多个环节,于2023年初完成规划编制;2023年6月28日,顺德区召开“云鹭片区规划发布会暨片区建设启动仪式”,会上聘任我院总经理、技术总监黄卫东为云鹭片区首席设计师,同时举办产业项目、湿地公园代建签约,首批优质地块也正式亮相,这预示着云鹭片区正式由规划编制进入实施建设阶段。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黄卫东总经理接受首席设计师授牌并发言


1/

 价值.

 共识.



– 云鹭缘起 –

顺德“鸟叔”的传奇故事


远眺是高楼林宇、繁华庭院,近看是茂密竹林、鹭鸟齐飞。这番壮丽的生态场景背后是一份长达20年的坚守。1998年,搭棚工“鸟叔”为了节省购竹成本,租下200亩荒滩来栽种竹子。没想到四五年后,这片竹林被鹭鸟“爱上”,“鸟叔”权衡之后决定将竹林留给鸟儿。从此,他化身护鸟人,挖护鸟河、养殖鱼虾、种植树木、搭建守望台、养犬看园,开启了长达十多年的护鸟行动,才有了今天的“鹭鸟天堂”。


如今,这片7公顷的竹林,栖息的鸟类有30多种、数量多达3万只。新华社《万鸟归城》专题片记录下了鹭鸟天堂万鸟归巢的壮丽场景,鹭鸟天堂也被顺德区作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夕阳下的鹭鸟天堂(黎鸣摄影)


– 云鹭共识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云鹭片区的规划是一次由民间偶发的生态实验,转变成城市自觉的生态发展战略。项目组怀着谨慎、克制、敬畏的态度,重新审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搭建跨学科团队,通过国际竞赛、专家咨询、企业参与等方式,共同规划,谋求云鹭发展共识。


规划改变传统营城逻辑和资源配置方式,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到城市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落实“生态先决、生态共生、生态驱动、生态引领”四大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示范生态文明、集聚湾区人才、引领顺德蝶变。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以生态为核心的云鹭规划理念示意




△ 片区动画展示



2/

 设计.

 主张.



– 人鸟共栖 –

建设大湾区鸟类友好城区


片区拥有十分稀缺的生态资源,但由于受道路建设、村民养鱼等人类活动影响,生境逐年退化,主要问题表现为:鹭鸟天堂内竹林退化,栖息地拥挤,鹭鸟生存环境较差;片区水系联通和流动性不足、水质较差,水生生物减少,鸟类觅食地数量和质量降低。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片区现状生境示意


– 构建区域生态廊道


邀请鸟类保护专家,分析鹭鸟生活习性;以鹭鸟天堂为核心,进行5公里范围内的生物本底调查,确定“区域鸟源”的生态地位;并进行栖息地质量评价,分析鹭鸟食物来源。依托区域水系和湿地,构建多条生态廊道体系,确保鹭鸟天堂与周边湿地、滩涂等生态斑块之间的廊道联通,进行全域生态保护和生境营造。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区域现状物种调查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图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区域生态廊道示意图


基于鹭鸟筑巢、交往、觅食、飞行等全生命周期空间需求,构建片区生态格局。围绕“筑巢”需求,延续鸟叔“自然无为”的治理理念,对鹭鸟天堂封闭式管理,对竹林渐进式修复,提升植被多样性和郁闭度;在夜栖地外围,增加65公顷的浅滩和湿地,根据不同鸟的脚长等特征确定水深,营造多类型的浅滩和湿地,打造鸟儿的“粤味食堂;围绕“交往”需求,沿水道布置枯木及浮排,形成独立水鸟群落。最后依托现有水道,预留四条生态廊道,确保鸟类迁徙与飞行通道贯通。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片区生态格局示意图


-塑造蓝绿韧性基底


尊重片区所属的南顺第一联围的水系调度方案,进行水系和水利设施布局,借助潮汐力量,强化水动力实现区域水系双循环,同时在云鹭片区构建三级立体海绵系统,通过滞、汇、蓄、净等水处理工艺,以及云鹭片区各湿地的净化涵养,确保片区水质实现从“非亲水V类水质”到“可直接接触的III类水质”。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片区水系布局规划图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片区海绵系统布局示意图


营造7类生境、三类水深分区,构建从水下到水上、从河底到树冠的立体复合生境,为48种目标鸟类以及蛙类、鱼虾蟹类、蜂蝶昆虫类等其他生物提供生存空间,丰富片区生物多样性。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云鹭生境景观剖面图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片区立体生境构建示意图


-人鸟共生城市界面


以鸟类保护为出发基点,形成对城市开发建设指引的一系列导则,包括对建筑材质、风貌、高度、建设等提出一系列指导要求,如对建筑高度进行梯度控制,鼓励采用屋顶绿化、生态退台、空中花园等方式 ,使建筑有机融入自然。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片区梯级城市轮廓控制界面图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片区鸟瞰效果图


-绘制云鹭观鸟地图


基于水鸟、林鸟等不同的鸟类栖息地景观特质,绘制《云鹭观鸟地图》,建设8处观鸟景点,打造最佳观鸟城区,全域鸟类科普、生态教育,塑造大湾区鸟类友好城市IP。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云鹭观鸟地图


– 诗意栖居 –

打造理想的生活方式之城


-公园中建城市


片区顺应南部都会中心的桂畔海、顺峰山等自然山水脉络,连通区域南北生态格局。向南对接顺峰山公园、欢乐海岸PLUS、双岛公园等公园节点,向北对接长鹿农庄,向西连接大良老城、红岗高线公园等,形成区域大公园网络。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顺德南部都会 “大公园”格局示意图


通过城市公园、带状公园、社区公园等三级公园系统,引绿入城,出门见绿,实现5分钟步行到水畔。未来片区既有城市级的活动事件,又有人鸟友好的城市绿道,亦有丰富的社区微花园,提供融合自然生态的缤纷生活。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片区总平面图


-未来水城样板


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对片区城市活力进行设计指引,整体形成一条十字型的景观大道;结合2个TOD站点,打造2个区域级活力中心;围绕云鹭湿地公园形成1个环湿地公共活力界面;构建三条社区活力内街,打造步行友好城市。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片区城市活力框架图


结合绿廊和水廊形成2类富有片区特色的街道,通过林荫街道、水街、骑楼、空中花园、户外遮阳设施等措施,创造舒适清凉的微气候,鼓励人们低碳出行,提升出行体验,形成慢行友好的特色街道系统。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特色街道效果图


以云鹭湿地公园为核心,打造公共服务地标建筑集群,集聚高品质的文化、科教、体育、产业创新等生活服务与产业服务功能,塑造四处主题名片地标,强化滨水空间公共属性与互动体验。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片区文化设施布局图


为满足湾区人才生活需求,结合岭南建筑特征,规划为不同需求人群提供三类全成长周期的居住产品,构建湾区人才理想生活场所。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定制化的三类居住产品示意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微度假目的地


围绕云鹭湿地与岭南水乡文化特色IP,针对观鸟研学、亲子旅游、文化体验和休闲美食4类目标客群,通过一条长约6KM的旅游绿道串联4大旅游产品,全方位推广云鹭微度假品牌形象,在云鹭,既可以打卡“半日观光游”,也可以“两日深度游”。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云鹭湿地公园效果图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自然博物馆效果图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永丰运动水乡效果图



3/

 规划.

 特色.



云鹭片区是生态文明背景下大湾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率先尝试和系统试验,规划立足于保护鹭鸟,增加生物多样性,进行三方面创新,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 还生境于鸟,锚定生态底图 –


规划重新审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超越“生态保护”范式,用“生态建设”提升生境质量。改变“以人为本”的传统思维,还生境于鸟,确定区域生态廊道,划定核心生态空间,构建“生态底图”,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生境。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桂畔海沿岸(湿地段)效果图


– 制定一套“鸟类友好”建设标准 –


为了真正落实鸟类友好,规划从7个维度细化20多项设计标准,提出一系列的设计策略与建设方案,包括廊道构建、生境营造、城市设计、道路建设及开发实施等,指导开发实施,并建立动态监测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建设节奏、修正规划。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云鹭“鸟类友好”建设标准


– 跨学科研究,科学规划、共同规划 –


以“综合规划”为平台,多专业协作,统一发展共识,形成空间发展框架。邀请鸟类保护专家,进行跨学科研究,5个专题全程伴随;十余个跨行业专家参与工作坊,群策群力;7家知名设计单位,寻求国际创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修复与片区统筹开发,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可持续的生态保护。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 塔科玛&艾奕康&清华院竞赛方案总平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顺德云鹭片区规划建设综合实施方案

组织单位:佛山市顺德区政府、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

项目地点:佛山市顺德区

项目规模:6平方公里

项目类型:综合性城市设计

项目指导:黄卫东、杜雁

项目负责:马良、刘欢

团队成员:胡州翼、张东洋、杨亮、赖冰青、孔祥伟、李鑫、张亮、李亚坤、王颖、陈锦全

专题单位:希言自然资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所、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广州)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稿丨刘欢、张东洋

编辑丨何瑜、王雪莹(实习)

校审丨李晨


· 欢迎关注 ·

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UPDIS共同城市):顺德云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湾区典范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