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特训营开车啦!
任选2套课程,钜惠价再减200元!
任选3套课程,钜惠价再减360元!
任选4套课程,钜惠价再减520元!
任选5套课程,钜惠价再减650元!

一、标准体系概述
1 标准体系的概念
标准体系: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GB/T 13016-2018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
2 标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
- 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优化标准体系。
- 2017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在标准体系方面作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调整。
-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到2025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到2035年,结构优化、先进合理、国际兼容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
- 2022年7月,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包含了各类标准体系的要求和分工部门。
3 标准体系的重要性
标准体系是为标准的实施和制修订进行规划,并提供依据,既是标准化的顶层设计工作,又是标准化的基本建设工作。
——标准化科学理论的创建者 麦绿波《标准体系构建的方法论》
01 宏观上
建立标准体系能够系统地反映全局,从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工作方向和布局,直观地描绘出一定范围内标准化活动的发展蓝图。
02 微观上
建立标准体系有利于制定标准的制修订计划,加快标准的制修订速度,提高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4 标准体系的构建
01 基本原则
根据《GB/T 13016-2018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第3版),构建标准体系有四个基本原则:
(1) 目标明确
标准体系是为业务目标服务的,构建标准体系应首先明确标准化目标。
(2) 全面成套
体系的整体性,即体系的子体系及子子体系的全面完整和标准明细表所列标准的全面完整。
(3) 层次适当
标准体系的层次不宜太多;同一标准不应同时列入两个或以上子体系中。
(4) 划分清楚
子体系或类别主要应按行业、专业或门类等标准化活动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划分。
02 构建方法
(1)确定标准化方针目标
(2)调查研究
(3)分析整理
(4)编制标准体系表
(5)动态维护更新
03 标准体系表内容要求
标准体系表
(1)标准体系表是一定范围内包含现有、应有和预计制定标准的蓝图,是一种标准体系模型。
(2)标准体系表用以表达标准体系的构思、设想、整体规划。
(3)通常包括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还可以包含标准统计表和编制说明。
a.标准体系结构图
(1)用于表达标准体系的范围、边界、内部结构,以及意图。
(2)标准体系的结构关系一般包括上下层之间的“层次”关系,或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的“序列”关系,也可由以上几种结构相结合的组合关系。
(3)在标准体系结构图中包含多个行业产品时的层次结构。
b.标准明细表
(1)需要在标准体系框架下构建。
(2)标准明细表的表头描述了标准(或子体系)的不同属性。
(3)常见表头可以包含序号、标准体系编号、子体系名称、标准名称、引用标准编号、归口部门、缓急程度、官定级别、标准状态等。
c.标准统计表
标准统计表格式根据统计目的而设置成不同的标准类别及统计项。
d.标准体系编制说明
(1)标准体系建设的背景;
(2)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构建依据及实施原则;
(3)国内外相关标准化情况综述;
(4)各级子体系划分原则和依据;
(5)各级子体系的说明,包括主要内容、适用范围等;
(6)与其他体系交叉情况和处理意见;
(7)需要其他体系协调配套的意见;
(8)结合统计表,分析现有标准与国际、国外的差距和薄弱环节,明确今后的主攻方向;
(9)标准制修订规划建议;
(10)其他。
二、自然资源标准体系现状
1 自然资源标准体系的背景
标准体系支撑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标准化是自然资源科学管理的技术基础,是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支撑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
——《自然资源标准体系》2022年5月
构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是自然资源标准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负责人解读《自然资源标准体系》
自然资源部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不断强化自然资源标准化顶层设计。
2 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部分标准体系时间轴
3 自然资源标准体系
01 背景概述
自然资源业务领域广,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发展理念等新要求,部分标准相互之间存在一定交叉重复,新业务领域标准化支撑不足,部分现行标准已难以适用“两统一”职责履行,亟待建立满足工作需要的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自然资源标准化管理办法》要求,自然资源部组织有关标委会于2022年研究制定了《自然资源标准体系》。
02 作用
一是健全了自然资源标准化顶层设计。
二是建立了自然资源标准之间的有机联系。
三是绘制了自然资源标准的蓝图。
03 构建方法
以支撑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履行部“两统一”职责,坚持科学性与可扩展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可分解性相统一、继承与发展相衔接、配套性与可操作性相一致等原则,按照资源属性及业务流程两条主线,将技术逻辑与行政逻辑融入标准体系构建全过程,构建协调统一、系统完备、科学简明的自然资源标准体系。
一是创新性构建了三大体系板块。将《标准体系》分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自然资源门类、自然资源信息化和测绘技术”三大板块,涵盖“6+5+2”共13个标准子体系,52个专业门类。其中,和数字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最直接相关的是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子体系(GH2-00)和自然资源信息化标准子体系(XX2-00)。
二是明确了各大板块功能定位。三大板块定位各有不同。支撑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板块定位为支撑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职责和自然资源共性内容标准需求;支撑自然资源门类板块定位为支撑单一资源类的标准需求;支撑自然资源信息化和测绘技术板块定位为信息化、测绘、地理信息及卫星应用技术标准需求。
三是研究梳理标准明细表。包含已发布、在研以及下一步拟制修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3700余项。
注:第二章节主要来源于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负责人的解读
三、数字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思考
1 存在问题
01 标准体系欠完善
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缺体系、少关联、难衔接”,国土空间规划有关信息技术标准顶层设计缺失,数据关联还未建立,业务衔接有待强化。
02 标准建设缺深度
国土空间规划现有信息化标准尚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信息模型不统一、决策支撑缺力度、新技术应用待提高,需要深化挖掘标准价值,创新数字国土空间规划服务能力。
03 标准应用难统筹
国土空间规划信息技术标准服务有欠缺、业务应用未交圈、行业标准难统筹,不利于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2 思考
思考一 研究数字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
吸收、借鉴国际经验,遵循国内相关标准体系建设要求,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思考二 突破融合、深化、全覆盖关键技术
面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诉求,针对数字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工作的特点,突破“融合、深化、全覆盖”标准体系构建三大关键技术,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体制。
01 融合关键技术
针对标准体系交织问题,从“构建体系、跨行业、跨业务”三个维度突破创新,促进国土空间协调发展。
02 深化关键技术
采用信息模型技术,创新数字空间解构和分级传导,深化规划空间表达、管制依据和监督手段。
03 全覆盖关键技术
基于全周期理念,实现“编制到实施监督、专项到综合、单一到全域”的全覆盖数字化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
思考三 实施M个应用实践
践行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标准体系,并实施一系列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标准的编制、发布、应用、验证与完善,将标准成果推广至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等。
点击上图,查看课程详情
点击上图,查看课程详情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派):一文搞懂自然资源标准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数字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丨城市数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