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城市交通》2023年叁期热文Top5

《城市交通》2023年叁期热文Top5


新业态融合

边界效应

车路协同


TOP1

下载次数:736

长三角城市群交通可达性与功能性联系比较研究

岳雨峰  钮心毅

区域一体化时代,城市群内中短距离、高频次、周期性往返出行成为城际出行主导形式,体现为城际功能性联系。以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测算城际通勤出行、城际商务出行两类功能性联系,分别比较城际交通可达性与城际通勤出行、城际商务出行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交通可达性与功能性联系不存在严格的空间对应关系,交通可达性的支撑优势并不一定会促进城际通勤出行与城际商务出行;交通可达性支撑与城际通勤出行联系的供需关系差异较小、与城际商务出行联系的供需关系差异较大;区域一体化发展中16个城市对交通可达性的实际需求不同,供需关系差异揭示了各城市的交通可达性提升需求。指出应针对功能性联系需求与交通可达性供给的相对关系,因“城”而异地实践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


TOP2

下载次数:584

多种交通方式竞合关系界定方法文献综述

叶建红  郝文阳

多种新兴交通方式的迅速崛起对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提出了挑战,新旧交通方式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为科学判别与评估不同交通方式间的竞合关系,对竞合关系界定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根据界定角度不同将界定方法划分为个体效用、交互行为(替代与接驳)判别、交通系统效用三个类型,包含11项判别指标。依据多项研究在判别竞合关系类型时的指标选取情况、竞合主体配对分布以及实验数据属性,分析了各类界定方法的成就与不足。结果表明,在分析城市交通方式间的竞合关系时,有必要考虑交互行为与综合效用的动态变化以及多种交通方式间的相互影响。最后,从交通方式选取规则、竞合关系的内涵及界定标准、统一分析框架、主体分级等方面指出亟待深化研究的方向。


TOP3

下载次数:318

信号控制交叉口直行待行区对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张南  闫宇

有关道路交叉口直行待行区对通行能力影响的研究不够完善和全面,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分析直行待行区设置的目的和条件,基于直行待行区停止线前移的特性,考虑启动波对启动损失时间的影响,完善了损失时间和清空时间的计算方式。在停车线法计算通行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修正,构建了直行待行区交叉口进口道的通行能力模型,量化直行待行区对通行效率的影响。基于实例交叉口视频识别数据,通过轨迹平滑化和缺失轨迹补齐方法获得完整车辆轨迹,并获取交通参数的实际数值,保证了模型结果的实际意义。最后运用仿真软件对通行能力模型结果进行验证,与类似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构建的通行能力模型模拟真实情况的准确性较高;由于直行待行区对通行过短对通行能力的优化效果较弱,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直行待行区设置到最大长度。


TOP4

下载次数:268

基于通勤交通流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边界效应研究

戴继锋  李萌  宋明珠  刘行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级城市群中边界最复杂的地区,其多种隔离、多重边界的格局是建设国际一流大湾区面临的核心挑战。边界的存在使得大湾区各城市最大化地保持了差异。准确评估这种差异性如何影响城市间的要素流动,用以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对促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基于通勤交通流建立大湾区城市边界效应的分析框架和计算模型,以深圳为起点城市,利用多元数据对边界效应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大湾区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符,解释了大湾区边界效应的规律和特征。在对边界效应影响程度定量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湾区城市之间成本边界、政策边界、地理边界三种边界效应的基本特征。大湾区应优化政策和资源投入,强化市场机制,降低政策边界障碍,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地理边界的影响。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


TOP5

下载次数:228

网约车合乘与地铁联运出行特征识别与节油估算

黄姗  陈浩然  钟华  陈立峰  田欣妹  刘晓冰

网约车合乘与地铁联运出行,不仅可以实现两种交通方式在服务功能上的优势互补,还可以放大共享出行的节能减排效益。基于滴滴出行网约车移动出行平台中北京市域拼车和顺风车运营数据以及北京地铁AFC刷卡数据,深入分析网约车合乘与地铁的竞合关系。利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进行延伸型通勤出行链的识别,提出考虑燃油经济性指标和车辆运行状态的通勤出行链节油估算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发现拼车多为地铁竞争型和地铁延伸型订单,而顺风车多为地铁延伸型订单;延伸型通勤出行链主要为郊区通勤者提供地铁接驳服务。顺风车出行明显比拼车出行更加节油;“网约车合乘+地铁”通勤出行链主要来自郊区无地铁覆盖区域,该模式的平均节油率能够达到50%以上;“顺风车+地铁”出行链的节油效益好于“拼车+地铁”出行链。指出管理者应采取费用补贴、停车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网约车合乘+地铁”通勤出行方式发展,使绿色高效的一体化出行服务惠及更多城市居民。


《城市交通》2023年叁期热文Top5

数据来源:腾云采编系统

采集时间:2023年9月11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排行榜”栏目更多内容


关注解锁更多精彩

《城市交通》2023年叁期热文Top5

2023101期


审校 | 耿雪

排版 | 张斯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交通):《城市交通》2023年叁期热文Top5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