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学术动态】为什么要走向绿色?比较美国城市规划中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基础和规划标准 | 2023年第3期

本刊“学术动态(Planning Reviews)”栏目,推介国内外学术书籍和文献报告、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分享规划案例研究。本期“城乡可持续发展”专栏,向大家推介一篇关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研究文献。


(专栏编辑:干靓,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为什么要走向绿色?比较美国城市规划中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基础和规划标准

来源:HOOVER F A, MEEROW S, COLEMA N E, et al. Why go green? comparing rationales and planning criteria for green infrastructure in US city plan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23, 237: 104781.

【学术动态】为什么要走向绿色?比较美国城市规划中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基础和规划标准 | 2023年第3期

(图片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 的定义因地点、学科、时间而异。最早的绿色基础设施概念主要定位为绿地规划,是为社会提供多种功能和效益的开放空间完整网络。第二种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将任何植被、开放空间和自然区域归类为此,更关注它们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第三种主要将绿色基础设施视为雨水管理的方法,旨在通过工程或自然系统模仿自然排水,与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 或最佳管理实践(best management practice,BMP)等术语同义。在美国,绿色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地以第三种方式被使用,不同的城市将其纳入规划中,以提供未来的可持续性和韧性效益。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必须像土地利用和其他建成环境要素一样进行空间规划和选址,然而理论与实践之间往往存在差距。绿色基础设施因其复合功能性在学术和政策讨论中得到广泛推广,但在实践中,绿色基础设施选址通常并非基于复合功能的考虑,而仅仅基于一种或少数几种因素。目前尚不清楚城市期望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效益是否主要针对技术和水文方面,或者其既定目标与规划实施结果之间是否存在不匹配状况。

本文的研究者通过选择在地理、社会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代表性的19个美国城市,对它们的303份规划文件进行筛选,得到120份由政府正式批准的规划。通过Atlas.TI 软件的初始代码完成绿色基础设施指导原理和选址标准的语句编码和分析。研究团队将指导原理定义为描述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动机和理由,其中包括实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产生的效益;将选址标准定义为解释或描述确定地块内绿色基础设施位置的指标。研究人员使用开放编码技术对文本进行编码,采取了递归算法来协调指导原理和选址标准两种代码。

为了帮助描述性分析和讨论,最初的编码结果使用“组—类别—子类别”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组织。“组”指七个文本主题,分别是“水文”、“生态”、“社会”、“经济”、“管理”、“交通”和“其他”。“类别”指与已确定的和主题相关联的指导原理和选址标准文本,“子类别”指更具体的解释。

管理、交通和其他主题组缺乏相应的指导原理文本,仅包含选址标准文本。因此它们被排除在此表之外。

研究者共编码了3266个相关文本段落,其中包括1518个指导原理文本和1748个选址标准文本。在七大主题组中,“经济”和“水文”的指导原理与选址标准最为一致。且除了少数例外,各城市在指导原理中讨论绿色基础设施的社会效益的频率高于在选址标准中的频率。绿色基础设施指导原理文本集中在“水文”、“社会”和“生态”组,而选址标准文本集中在“水文”、“管理”和“社会”组。“管理”、“交通”和“经济”组中明显缺少指导原理文本。大多数规划都没有将指导原理与选址标准相匹配,除了一些特定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这表明,在规划中声称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的众多效益,并没有被转化为具体选址和设计标准来确保实施。

“水文”主题组中水质、径流、洪水和渗透的类别在指导原理和选址标准中都很常见。然而,虽然许多选址标准都提到排水设施类型,但没有发现任何讨论排水设施类型作为指导原理的文本。此外,大多数选址标准都侧重于径流管理、防洪、雨水排放口位置以及未经处理的雨水流入排水设施系统方面。

“社会”主题组是指导原理文本和选址标准文本的第二大组,但其最常见的指导原理与选址标准也不一致。例如,“复合功能性”类别通常没有具体说明绿色基础设施有何积极影响。“绿地或开放空间”类别没有具体说明类型、目的或功能。“温度”类别的指导原理和选址标准都侧重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然而,具体的选址没有被提出。“社区:教育”、“社区:安全”、“健康和福祉”等子类别被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积极影响进行讨论,但不是选址标准的核心。“公平”类别的指导原理文本包含更全面多维的考虑,而选址标准通常仅仅侧重于有色人种社区、低收入社区或缺乏便利设施的地区。

“生态”主题组包含的指导原理文本多于选址标准文本。与“社会”主题组类似,强调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效益或复合功能性的指导原理文本并未转化为选址标准。例如,指导原理提到绿色基础设施可以“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减轻交通和工业污染”及“保护邻近社区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等,但并未具体说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经济”主题组包含的选址标准文本多于指导原理文本,大多属于“成本服务”、“有效性”、“共享”、“分析”类,但在该类别中指导原理与选址标准两者的方式存在差异。例如,规划文本在“经济发展”类讨论了绿色基础设施可带来“有助于支持社会公平,并可以提供清洁经济就业岗位和商业发展机会”的效益。但选址标准的重点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当地工程、建筑和其他成本,而不是确定哪些项目最具经济发展潜力。

在“交通”组中,对选址标准的重视程度远高于指导原理,但两者之间仍存在差异。对于“街道或人行道”,指导原理提到了“沿街改善人行道”和“确保行人、自行车、交通和道路设施之间的连通性”,但选址标准倾向于优先考虑利用“现有街道未充分利用的空间”。

“管理”主题组包含两个类别,“可行性”和“杠杆效应”,它们仅作为选址标准中的共同主题出现,因此在任何规划文本的指导原理中均未确定。这两个类别重点关注实用性、盈利能力、开发实施的难易程度及可用的物理空间。

研究结果证实,以雨水管理为核心的效益是美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所优先考虑的事项,这反映在指导原理和选址过程中。此外,在绿色基础设施选址方面,管理和资金是关键因素,很少确定明确的步骤来优先考虑其他效益。这一发现证实了虽然绿色基础设施因其多种社会和环境效益得到推广,但实施却基于一套不同的、更狭窄的技术标准,部分预期效益并没有在选址和设计决策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引发了人们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是否有可能兑现其承诺的疑问,可能会损害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及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支持。

研究结果还指出,城市管理者应该明确他们希望通过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所实现的效益,而不是简单地列出所有潜在的共同效益。其次,这些效益应该与选址标准进行匹配,并在社区层面阐述明确的流程。除此以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需要平衡优先事项并整合居民的观点,以此减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确保绿色基础设施周边社区的居民获得更加公平的利益。


(供稿:岳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学术动态】为什么要走向绿色?比较美国城市规划中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基础和规划标准 | 2023年第3期本文为《城市规划学刊》原创文章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学术动态】为什么要走向绿色?比较美国城市规划中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基础和规划标准 | 2023年第3期

【学术动态】为什么要走向绿色?比较美国城市规划中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基础和规划标准 | 2023年第3期

识别二维码  订阅本刊2017-2022年电子阅读版

【学术动态】为什么要走向绿色?比较美国城市规划中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基础和规划标准 | 2023年第3期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upforum@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upforum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学刊upforum):【学术动态】为什么要走向绿色?比较美国城市规划中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基础和规划标准 | 2023年第3期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