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瞰!山水里的中国 | 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瞰!山水里的中国 | 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编 者 按


为更好地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现新时代我国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成效,“i自然”全媒体联合《地图》杂志推出《瞰!山水里的中国》系列报道,以卫星为“眼”,尽览万里河山的多姿多彩。
从万里长江到九曲黄河,从洱海流域到湘江流域,从西北贺兰山到粤北南岭山区,从钱江源到闽江口……我们从“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典型案例中,选取了14处生动实践,以“实景照片+卫星影像+文字解读”的形式,力求将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壮美画卷铺陈开来,以飨读者。
今天推出第七期:《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瞰!山水里的中国 | 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眼下
正是脐橙上市的时节
在广东韶关南雄油山镇脐橙种植基地
黄澄澄的橙子缀满枝头
果香飘荡在红砂岭上
昔日的“红层荒漠”
如今孕育出绿色的希望

成为南雄“变红为宝”的生动实践

瞰!山水里的中国 | 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南雄地处广东北部、毗邻江西

位于南方丘陵山地带
属于广东南岭生态屏障
生态功能极其重要
 
但因其独特的地貌特征
南雄成为南方湿润区“红层荒漠化”典型
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衰退
……

“红砂岭”生态问题突出

瞰!山水里的中国 | 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为改变这一状况
上世纪80年代起
南雄开始进行以水土保持为目标的治理工作
2018年
南雄红砂岭综合治理项目成为
“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
重要支撑工程之一

当地聚焦粤北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理念

对4.6万亩红砂岭区域实施源头修复
以红砂为基、生态为底
筑牢绿色屏障
守住耕地红线

促进乡村振兴

瞰!山水里的中国 | 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经过多年治理
南雄红砂岭综合治理项目区
林草工程封育区域植被覆盖率
从70%上升到90.8%
地表径流平均减少34%
泥沙和土壤养分流失量分别下降92%和22%
农田生态提质新增水田耕地6000余亩


 同时

当地以“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模式
引进专业团队
相继建成中草药种植研发基地

标准化脐橙种植基地和嘉宝果种植

瞰!山水里的中国 | 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据统计
2019年以来
南雄已累计完成红砂岭综合治理4万多亩

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

也解决了土地碎片化问题

更重要的是构建了

持续稳定多样的生态系统


红砂岭的“变红为宝”

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融合

生态“包袱”转化为生态价值

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瞰!山水里的中国 | 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瞰!山水里的中国 | 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出品:“i自然”卫星新闻小分队、《地图》杂志

策划:程秀娟、薛亮、王秀秀

统筹:路涛、孙竹

文字:路涛

设计:杜岷

配图来源: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韶关市自然资源局

新媒体编辑:薛亮

卫星技术支持单位:苏州中科天启遥感科技有限公司

审图号:GS京(2023)1652号
初审:薛亮
审核:程秀娟
审签:赵晓涛
瞰!山水里的中国 | 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瞰!山水里的中国 | 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瞰!山水里的中国 | 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瞰!山水里的中国 | 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瞰!山水里的中国 | 广东南雄:绿染“红砂岭”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