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中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
•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
•武汉首条BRT将延长10公里 2019年建成通车
•中国1.5亿人有驾照但没车 共享汽车规模迅速扩大
•美媒:中国建太阳能公路 未来或可为行驶车辆充电
中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
中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全面开创了交通运输发展新局面。“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五纵”包括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京沪运输大通道、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包头至广州运输大通道、临河至防城港运输大通道。“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包括西北北部出海运输大通道、青岛至拉萨运输大通道、陆桥运输大通道、沿江运输大通道、上海至瑞丽运输大通道。
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透露,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增长2.7万公里,高铁覆盖65%以上的百万人口城市。公路总里程五年增长约53.4万公里,高速公路覆盖97%的20万人口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二级及以上公路通达96.7%的县。民航运输机场达229个,服务覆盖全国88.5%的地市、76.5%的县。高铁、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和港口深水泊位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会议指出,过去五年,铁路、民航客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0%左右,高铁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突破70亿人次。公共交通年客运量超过900亿人次,3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定制公交、商务快巴、旅游专线、社区巴士等特色公交服务加快发展。全国29个省、90%以上二级道路客运站初步实现省域联网售票;旅客联程运输加快发展。
货运服务效率大幅提高,铁路货物发送量持续高位运行,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航空货邮运量比2012年增加23%。邮政业市场规模超过全球份额五分之一,年服务用户超过1000亿人次,年支撑国内网购交易额突破5万亿元人民币。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50%以上,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新闻网 2017-12-27
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
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规划指出,上海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要立足国际国内和本地实际,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规划要求,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扩大生态空间、保障农业空间、优化城镇空间,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坚持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牢牢守住人口规模、建设用地、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四条底线,着力治理“大城市病”,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途径。注重远近结合、城乡统筹,注重减量集约、多规合一,符合上海市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上海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3200平方公里。
规划还指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挖掘上海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城市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吸引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健全城市管理体制。
上海证券报 2017-12-27
武汉首条BRT将延长10公里 2019年建成通车
武汉首条快速公交线——雄楚大道BRT试运行将满一年。从武汉市公交集团快速公交公司获悉,BRT廊道日均客流达到33万人次。2018年,BRT将延伸,从光谷火车站沿高新大道至光谷未来城,长约10公里,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
近一年来,BRT廊道内25条公交线路日均送客33万人次,单程耗时50分钟左右,比之前提速55%。家住关南的乘客侯先生说,以前坐529路从关南小区到武昌火车站,至少要花两个小时,现在坐715路,然后在BRT廊道内转乘BRT1路到武昌站,包括转乘等车的时间在内,1小时左右就能到。
BRT也是武汉公交车移动支付最活跃的区域。11月,通过移动支付方式进站的乘客占到22.59%。BRT廊道的配套设施将在2018年完善。路口、人行天桥和站台上的各类导向导乘标识将在2018年安装到位。
湖北日报网 2017-12-26
中国1.5亿人有驾照但没车 共享汽车规模迅速扩大
日媒称,中国的共享服务正在向汽车领域扩大。预计到2020年,中国共享汽车的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4亿元扩大至93亿元。虽然面临诸多课题,但以中国本土汽车厂商为中心,众多企业开始显示出积极的姿态。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在中国,包含创业企业等在内,被认为有超过100家企业进入共享汽车领域。据调查公司艾媒咨询统计,中国2016年的共享汽车市场规模仅为4亿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至93亿元。
报道称,上海汽车旗下的共享汽车服务商“EVCARD”已经在上海、北京等20多座城市推出小型纯电动车共享服务。用户注册时需要缴纳1000元押金,然后便可使用手机预约停在充电桩的汽车。用户可使用电子钥匙解锁,租赁价格为每分钟1元。目前的运营车辆被认为已超过1万辆。
报道称,共享单车等服务在中国迅速普及,但汽车由于价格高、维修复杂,共享汽车面临诸多课题。大型汽车厂商由于担心汽车销量下滑,也对共享汽车持谨慎姿态。但失败“代价”较小的中国本土汽车厂商可能在共享汽车领域加强攻势。
另一方面,报道表示,中国约3亿人有驾照,而私家车保有量约1.5亿辆,单纯计算有1.5亿人有驾照但没车。艾媒咨询的问卷调查显示,7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共享汽车服务”。
报道称,中国的消费者对于部分本土品牌抱有“价格便宜质量差”的印象,但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正在稳步提升。共享汽车对于没有车的人来说将成为试驾的机会。报道认为,对于中国本土车企来说,共享服务是获取潜在顾客的良机。虽然日本车企等外资厂商目前对共享汽车持谨慎态度,但是战略失误的话,可能会遭遇挫折。
参考消息 2017-12-25
美媒:中国建太阳能公路 未来或可为行驶车辆充电
中国正在修建一条长2公里的太阳能公路,这意味着路上的太阳能板将为周边的城镇提供电力。工程师希望它很快可以为行驶在路面的电动汽车提供无线动力。据美国《大众科学》报道,这条公路位于中国东部城市济南的南外环高速路路段。济南有逾700万人口,是一个技术和交通枢纽。根据官方媒体报道,这一太阳能为动力的公路将于12月底通车,可以负载中型卡车。
报道称,为修建太阳光电高速公路,中国工程师使用了三层材料。最上面一层是触感类似沥青的透明混凝土。下面是太阳能板,吸收太阳光。在太阳能板以下是一条隔离带,确保土壤不会自下而上地干扰材料。除了作为电能来源,这条公路还有更多优点,如太阳能板的热能可以穿过混凝土,让路面可以自动融化冰雪。
报道称,太阳能公路仍然非常少见,但自2014年荷兰开通了一条太阳能公路后便开始涌现。太阳能公路非常符合中国近年来对太阳能的积极追求。作为中国新的环保主义目标,这条太阳能公路甚至不是济南的第一条太阳能公路。修建这一太阳能公路的齐鲁交通发展集团也在济南市内修建了一条太阳能路段作为试点。
报道称,太阳能公路项目此前曾因成本高效益低而受到诟病。但是这些太阳能公路大多聚焦于在当前的公路上安放太阳能板,而不是像中国这样分层保护。基础设施行业正在关注太阳能公路开通后中国能否最终解决太阳能公路问题。
参考消息 2017-12-27
201765期
编辑:王海英
审校:张宇
排版:王海英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