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发布。《纲要》的编制,充分体现了用新体制、新理念和新方法进行规划建设的思想,树立起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对规划理念和实践发展都具有重要而积极的示范意义。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包含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及规划体制创新等内容,对中国规划实践和理论发展的示范性以及对规划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
朱子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市设计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历史性工程,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空间结构、培育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雄安新区的建设提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为雄安新区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成为规划建设工作开展的核心原则。
雄安新区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创造“雄安质量”和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推动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在大历史观的格局下,要尊重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站在人类城市发展的历史高度,顺应人类文明发展潮流,以地球家园的情怀,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在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中,注重吸收世界城市化历程中已有的重要共识,强调遵循《新城市议程》、《北京宪章》等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纲领性文件的核心指导思想,结合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探索生态文明时代世界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构建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因此规划建设在区域发展、世界级城镇群、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治理等方面积极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实践经验。同时,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在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健康城市、智慧城市等领域积极对接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方法、技术及标准,并结合雄安的实际情况,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并满足“雄安质量”要求的“雄安标准”,既成为国内示范借鉴,又可与国际共享。
城市是历史的凝固,是文化的载体。新区的规划建设,要注重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中华文化基因,体现中华传统经典建筑元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体现文明包容,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新区“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正是区域文化、自然景观和时代要求在新区城市建设中的映射和彰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市发展道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经验、凝结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形成了高水平的中国技术力量,通过雄安新区的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城市化经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改革开放是雄安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总结吸收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验成果,着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展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探索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路径。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保持历史耐心,发扬工匠精神,尊重城市开发建设规律,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upforum@vip.126.com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upforum.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upforum@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upforum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 关注“城市规划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