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学术笔谈】彭震伟|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城乡规划学科发展

编者按


2018年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发布。《纲要》的编制,充分体现了用新体制、新理念和新方法进行规划建设的思想,树立起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对规划理念和实践发展都具有重要而积极的示范意义。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包含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及规划体制创新等内容,对中国规划实践和理论发展的示范性以及对规划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


彭震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持久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很多城市的发展偏离了正确的理念,过分强调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城市作为人们美好生活家园的功能。前不久刚刚对外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站在雄安新区未来发展“千年大计”的高度,系统全面地描绘了城市未来发展的科学理念,凸显出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是指导我国未来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纲领性技术文件。

 

由于过去对发展观的片面理解和认识,城市规划过多强调地方政府自下而上的发展需求,表现为以土地开发为主要途径、以空间扩张为主要表现、以工业增长为主要驱动的城市发展方式。2015年的第四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而确定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京津冀地区明确为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而需要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镇化区域,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的《纲要》则抓住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发展新的两翼,共同承担起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历史重任,有利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重点,科学确定新区开发边界、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形成规模适度、空间有序、用地节约集约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纲要》所涉及的空间布局、城市风貌、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交通网络、智能技术、城市安全等方面的规划内容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并具体落实到财政、产业、投资、人口流动、建设用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政策内容上。表现在空间规划上的显著特征,一是体现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坚持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坚持生态优先,将淀水林田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二是将原先关注建设空间的扩张转向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作为雄安新区开发的约束性指标,并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从建设用地扩大到雄安新区的全部1770km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加强这三条空间控制线的充分衔接。

 

从《纲要》的内容体系看,基于新的城市发展理念,编制覆盖全域的空间规划并将是扭转目前各部门分头编制各类空间性规划、无法产生有效空间约束力的重要举措,其中,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成为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也应成为城乡规划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延伸阅读:

转载|《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全文(附图)


【学术笔谈】彭震伟|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城乡规划学科发展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upforum.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upforum@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upforum

【学术笔谈】彭震伟|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城乡规划学科发展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  关注“城市规划学刊”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