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 交通运输部:正研究制定新的粤港澳交通互联互通规划
• “十三五”国开行融资支持交通建设将超2万亿
• 国家发改委批复广州、长沙逾3000亿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计划
• 京冀交界与北京统一规划 燕郊将控人口规模《广州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公布
• 交通运输部:探索共享汽车在城市交通中的合理定位
交通运输部:正研究制定新的
粤港澳交通互联互通规划

港珠澳大桥开通在即,届时,珠海、香港、澳门将实现陆路对接,形成“一小时交通圈”。中国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粤港澳交通领域互联互通十分重要,交通运输部正在研究制定新的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将考虑放宽视野。在更大空间、更大范围内来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尤其是考虑如何发挥粤港澳三地在国家“一带一路”实施中的枢纽节点作用,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需求。
此外,交通运输部还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区域对外交通通道和内部交通网络;促进粤港澳间通关便利化和港口、机场、枢纽、通道等各种交通设施的共享共用,实现运输便利化。采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提升既有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继续支持粤港澳三地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相关机构、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加强合作,创新投融资模式和建设管理模式,减少区域分割的影响,发挥协同效益。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开展相关规划研究工作,加快研究解决粤港澳交通互联互通方面的问题。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整个项目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香港接线及香港口岸、珠海、澳门接线和珠海澳门口岸,总长约5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公里,采用桥隧组合方案。
截至2016年年底,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投资完成251.53亿元人民币。东、西人工岛已分别完成工程总量的91.39%和95.01%。沉管隧道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97.41%,特别是2017年3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节沉管成功安装,至此,港珠澳大桥33节沉管全部沉放完毕。目前,桥梁主体工程已经贯通,正在进行桥面铺装施工。
中国新闻网 2017-03-24
“十三五”国开行融资
支持交通建设将超2万亿

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十三五”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预计“十三五”期,国开行将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供不少于2万亿元的融资支持。
根据协议,双方将以“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为基础,以开发性金融政策为支撑,围绕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在支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强化交通战略支撑作用、加快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拓展交通运输新领域新业态,支持扶贫公路、港口资源整合及功能转型升级、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智能交通、绿色交通发展,建立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和交流培训等方面,全面开展合作,进一步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机制,巩固双方良好合作基础、实现双方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共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力量。
交通运输部将积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通过制定行业发展规划、重大行业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通过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政府投资安排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发展。国开行将与交通运输部共同推进“四个交通”建设,积极提供专家咨询、融资顾问、项目论证等“融智”服务和全面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支持;同时积极发挥综合融资协调人的作用,以开发性金融资金为引领,协调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共同促进交通运输“十三五”各项目标完成。
中国证券网 2017-03-23
国家发改委批复广州、长沙逾3000亿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计划

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广州和长沙两地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两地近期轨道交通规划项目总投资达3036.13亿元。其中,广州10个项目投资额2196亿元,长沙7个项目投资额840.13亿元。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轨道交通审批权的持续下放,轨道交通建设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称,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线网由21条线组成,总长度约973公里;远景年线网由23条线路组成,总长度约1025公里。本期计划建设3号线东延、5号线东延、7号线二期、8号线北延、10号线、12号线、13号线二期、14号线二期、18号线和22号线共10个项目,总长度258.1公里。到2023年,形成18条线路、总长792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称,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线网由7条线组成,总长度约260公里;远景年线网由12条线路组成,总长度约456公里。本期计划建设1号线北延一期、2号线西延二期、4号线北延、5号线南延、5号线北延、6号线、7号线一期共7个项目,总长度121.29公里。到2022年,形成7条线路、总长264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资金安排方面,广州市10个项目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为2196亿元,其中资本金约占34%,计740亿元,由市、区政府两级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模式。长沙市7个项目总投资为840.13亿元,其中资本金占35%,计294.043亿元,由市政府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模式。在实施保障方面,两个城市都称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融资工作,做好资源开发和经营工作,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经济参考报 2017-03-27
京冀交界与北京统一规划
燕郊将控人口规模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北京、河北交界地区规划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燕郊等地将控制人口规模。提出北京、河北交界地区要坚决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强化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由省政府统筹指导编制交界地区的总体规划及土地、城乡、环保等规划,切实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相衔接。
此前,北京市规划委在谈到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共同编制跨区域规划时说:我们和河北有关部门共同开展2000平方公里的规划,整个这个地区要共同打造一个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区。除了这2000平方公里外,河北省的实施方案中还指出,要统筹做好北京市大兴区与廊坊市广阳区、固安县、永清县、涿州市约3000平方公里区域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方案明确,北京河北交界地区率先推进与北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与北京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推进北京城市轨道服务向河北省延伸等等。实施方案还提出,京冀交界地区严格控制城镇开发强度,严禁环首都围城式发展。严格限制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建设和超高建筑项目。根据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需要,确定交界地区人口规模控制上限,设定三河市燕郊镇等重点地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指标。严格交界地区户籍管理,以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和连续缴纳养老保险年限为前置条件,合理确定户口迁移落户条件,严格控制人口机械增长。
央广网 2017-03-22
《广州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公布

《广州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简称《规划》)公布,明确广州城市更新中期目标:到2020年,计划推进城市更新规模85~100平方公里,计划实施完成城市更新规模42~50平方公里。未来将通过城市更新打造社区15分钟步行生活圈,通过城市更新增加保障房的供应;同时探索建立新的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制定城市更新用地生态补偿政策。
《规划》首次系统阐述未来城市更新的三大重点目标——人居环境改善、产业转型升级和历史文化保护。同时明确,政府未来将通过总体规划、五年行动计划、年度实施计划统筹项目推进时序,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期、分步推进城市更新。优先推动“一江两岸三带”地区及城市重点功能区(特别是三大战略枢纽和黄金三角区)核心区/启动区范围内的条件成熟的城市更新片区及项目。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规划》提出,制定广州城市更新社区步行网络工作方案,通过微改造打通老旧社区内部断头路、修复破损路,或通过全面改造建设步行道,串联设施节点,构建社区步行网络,打造15分钟社区步行生活圈。促进更新项目、社区与城市山脉、水脉、文脉、商脉的连通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行、宜游都市。
通过城市更新加快区域道路功能和断面的调整,形成分片连廊、疏密有序的慢行交通网络布局,改善慢行交通环境。结合城市更新在城市中心区和中心镇的商业、居住中心建设“交通慢行区”。同时鼓励未纳入近期改造计划的闲置旧厂房可临时改造作为球场等体育运动场地,以作为群众性体育设施的有益补充。
根据《规划》,要通过城市更新优化落实配套服务设施及保障性住房,解决现阶段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相对不足的问题。城市更新商品房开发项目10%要建保障房。
针对历史城区、环境敏感区等城市更新项目难以就地平衡的问题,《规划》提出,探索设立“城市更新专项资金”等投融资机制,从全市层面进行统筹平衡。制定生态补偿相关政策,提高改造主体生态保护积极性。
《规划》还对广州各区的城市更新给出功能指引,包括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在内的中心城区将以老旧小区微改造为主,同时构建新旧城联动发展机制,旧城内强调控量提质、疏导功能,新城预留发展空间承接旧城人口与产业外迁。
《规划》指的中心城区包括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全部,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除九龙镇以外地区。中心城区的城市更新策略为,一是要按照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的要求,充分利用广府文化及近代历史文化遗产,推进实施城市老旧社区“微改造”,加强文化特色风貌营造,吸引高端服务产业项目进驻,为城市绿地、公共空间、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预留空间,打造城市名片。二是要加大“城中村”改造和综合整治力度,以完善城市功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土地利用率为主要改造方向,重点加快推进若干环境脏乱差、公共服务配套落后、外来人员过度混杂的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和整治。三是要逐步推进中心城区零散工业用地功能转型,推动传统工业园区(国有企业旧厂区、镇村工业区)升级改造,促进工业用地、仓储用地二次开发,鼓励从单一工业用途向特色园区和创新型产业功能混合开发转型。
广州日报 2017-03-21
交通运输部:探索共享汽车在
城市交通中的合理定位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在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鼓励各地在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前提下,研究探索共享汽车在当地城市交通中的合理定位,在与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方式形成科学、合理出行体系的基础上,促进共享汽车创新、有序、规范发展。
共享汽车实质上是汽车租赁的范畴,共享汽车又称为“分时租赁”,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平台,为用户提供短时、自助式服务为主的汽车租赁服务新模式,是传统汽车租赁行业在服务模式、技术、管理上的创新,改善了用户体验,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比公共汽车、地铁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分时租赁作为个性化的小汽车出行方式,在城市道路资源占用等方面具有负外部性,也就是说,单独出行占用道路资源多,能源消耗大。” 发言人表示,希望相关企业遵守各城市现行有关政策规定和市场规则,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确保租赁车辆安全状况良好,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出行需求。此外,共享单车是城市交通的一个组成部分,鼓励支持这种互联网+交通出行的创新方式。政府部门要加强规范和指导,企业要承担管理责任、提升服务水平,公众也要文明出行,共同促进共享单车的发展。
中国政府网 2017-03-24
201714期
编辑:王海英
审校:张宇
排版:耿雪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