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指南
年会倒计时第三弹
小编为大家揭秘精彩纷呈的分论坛
★专题论坛2★
长三角城市群交通协同发展
承办: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
内容:聚焦上海大都市圈和长三角,从空间地理、设施规划、技术方法、协同管理、实践案例等方面研讨一体化发展
地点:黄海饭店会议中心后区
时间:10月18日上午(9:00-12:00)
主持人:王忠强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于2012年组建成立,主要开展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决策咨询、信息技术支撑以及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和上海交通信息中心是院属重要研究部门。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成立于1990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城市交通研究机构之一,是上海市政府在交通规划、管理、建设等方面的智囊智库,同时也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交通咨询服务,目前已服务25个省、市、自治区50余个城市。
主持人
王忠强 高级工程师
博士,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总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运输规划,区域综合交通规划,城市货运和快递研究,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研究
演讲嘉宾
蔡润林
高级工程师
博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交通分部主任。研究方向:交通发展战略、综合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规划等
演讲题目:
长三角城际交通发展模式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已进入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际交通需求总量快速增长,出行者对城际交通服务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未来高质量的城际交通发展模式,一方面应关注不同空间层次的需求特征和主导模式,另一方面应以出行者体验重塑通道和枢纽组织方式。
02
孙斌栋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未来城市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演讲题目: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及对长三角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数城市群呈现多中心化趋势,人均GDP和人口规模的增加是主要原因。政府对于多中心化的城市群,应强化城市间的交通和政策一体化,获取更大发展红利;对于单中心化阶段的城市群,则避免过早地多中心化。这些经验为长三角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03
王媛
高级工程师
博士,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交通所模型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交通模型
演讲题目:
长三角区域交通模型构建初探
初步建立以上海为中心、半径150km范围内的上海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城际交通出行特征的交通模型,可以为进出上海市境城际通道设施规划、建设提供定量分析依据。针对现状上海与江浙两地间交通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路网车流进行模拟。
04
王祥
高级工程师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交通所规划室主任。研究方向:综合交通规划、区域交通规划、交通发展战略、铁路及轨道交通规划等
演讲题目:
上海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思考
提出了上海都市圈的范围及其主要特征、明确了上海都市圈轨道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上海都市圈轨道的主要特征、提出了上海都市圈轨道发展规划需要思考的几个主要问题,包括模式选择、如何确定时间目标、都市圈轨道如何引入上海市区、都市圈轨道与上海市域轨道的关系、都市圈轨道的敷设方式等。
05
吕剑
高级工程师
博士,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城市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相关工作
演讲题目:
城镇连绵地区轨道发展的探讨——以杭州都市区为例
介绍长三角南翼最主要的城市协同空间区域——杭州都市区区域协同的发展背景。解读杭州都市区“核心-外围”关系对演进历程。探讨“核心-外围”关系发展对区域交通发展对冲击和回应。
06
范东涛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综合规划院院长。曾主持江苏省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江苏扬子江城市群交通运输规划等
演讲题目:
江苏扬子江城市群交通运输规划的思考
当前,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城市群交通规划应关注哪些方面?从城市群交通特征入手,讲述江苏在编制扬子江城市群交通规划中对城市群交通运输的规划定位、规划体系、规划内容、规划技术等方面的思考。
点评嘉宾
赵一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长,注册城市规划师。研究方向: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交通工程、交通详细设计、公共交通规划等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线下活动”栏目更多精彩内容
201767期
审校:张宇
排版:耿雪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