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资讯沙龙】京津冀总体布局已具雏形

目录

1.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最快月底上报或划为四大功能区

2. 我国首个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将出台

3. 我国石化产业规划将出台

4. 深圳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5. 住建部总经济师冯俊介绍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6. 香港治群租: 群租房须专人承建 否则是犯罪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最快月底上报 或划为四大功能区


  国家发改委召开内部会议商定《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初步将京津冀区域划分为四大功能分区,即西、北部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区(覆盖承德、张家口),中部优化调整区(北京、天津、廊坊、唐山)、南部制造业与耕作业区(覆盖石家庄、保定、沧州)、东部滨海临港产业发展区(覆盖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


  京津冀的总体布局形成“两核三轴一带三重点”,“三轴”指京津塘主轴、京-保-石拓展轴、京-唐-秦拓展轴,“一带”指沿海经济带,三个重点开发地区包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协同发展的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全省,其核心内容是首都经济圈,首都经济圈是指围绕首都的城市再加上石家庄、邢台、邯郸。


  从世界范围来看,首都经济圈是一个经济现象,东京经济圈经济总量占到日本的三分之一左右,首尔经济圈经济总量超过了韩国的60%,而我国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0%左右。


我国首个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将出台


  住建部正在编制智慧城市评价模型以及基础评价标准体系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将是国内第一个指导与评价智慧城市的国家标准,预计将在今年内完成相关的编制工作并提交评审。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已有104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将建设智慧城市。


  上述标准将是国内第一个指导与评价智慧城市的国家标准,也将第一次对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管理进行科学的规范、建立统一合理的智慧城市模型和建设管理的指标,为各地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程度、水平和效率的评估提供统一的依据。


我国石化产业规划将出台


  6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石化产业科学布局和安全环保集约发展,定调石化产业未来“绿色、安全、高效”的发展方向。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相关人士此前已在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透露,《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正在筹备中,将择日发布。该方案最快将在本月推出,而炼油、乙烯、芳烃(又称PX)是方案涉及的主要三类石化产品。根据规划,未来东西部发展侧重不同,东部以石油化工为主,西部以煤化工为主,新型煤化工有望撑起半边天。根据煤化工“十二五”规划,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含东北)、中部、西部三个地区,提出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


深圳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近日获批,成为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高新区和上海张江这三个示范区之后的第四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面积397平方公里,涵盖了深圳市10个行政区和新区的产业用地,相当于近35个深圳高新区,超过原深圳经济特区面积,可以说是再造了一个“科技特区”。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享受国务院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先行先试的各项政策及其配套措施。


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冯俊介绍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我国已形成了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相结合、以市场供给为主的城镇住房政策框架。“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2013年至2017年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的目标。2011年至2013年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近250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近1100万户),基本建成1500多万套。到2013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3400万户城镇家庭的住房困难(其中,2011年至2013年间新增解决了约1200万户)。


  推进棚户区改造,能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也有利于提升城市品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并明确了“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的任务。在确定年度建设计划时,提出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改造470万套以上,年内基本建成480万套,同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从这个任务安排中可以看出,棚户区改造占比比较高。


香港治群租: 群租房须专人承建 否则是犯罪


  从2012年10月开始,特区政府将群租房建筑工程纳入监管范围。根据规定,所有群租房建筑工程,必须委任符合资格的建筑专业人士承建,否则就属犯罪。一经定罪,最高可判处10万港元罚款及6个月监禁。全面巡查和工程监督,从源头确保了香港群租房质量,有效应对了安全、消防、卫生等问题。


  除此之外,为更彻底地规范群租房市场,香港还考虑将群租房纳入正规房屋种类,实行发牌制以全面监管。香港长远房屋策略委员会去年9月公布的文件建议,对群租房设立发牌规管或业主登记制度。具体细节尚在进一步讨论。


  行政长官梁振英直言:“解决‘劏房’关键在楼市供应。”特区政府唯有从加大供应楼市着手,协助群租房人士自己置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租房顽疾。为落实这一目标,香港政府去年公布了10年建屋计划,计划未来10年增加47个房屋单位,其中六成是公共房屋,全力推动港人“居有其所”,让群租房自然消弭于市场。


信息来源:清华同衡 科研与信息中心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