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跟踪报道:京津冀一体化(一)

一、城市交通一体化

1.京津冀打造3小时公路圈 天津中心城区1小时到京

高铁:“1小时都市圈”

京津冀将共同加快京秦高速、京台高速、唐廊高速、滨石高速、津保铁路等建设;共同向国家争取促进津冀港口发展的优惠政策,推进天津自贸区建设、通关一体化;共同深化研究京津公共交通向河北省延伸事宜等。

京津冀一体化航空、铁路大格局也已经形成。津秦高铁开通运营,打通了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卡脖子”路段,运力大、便捷、高效、节能环保的快速客运通道,极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目前,随着京津冀高铁线路的发展,京津、京石、津唐、津秦、津沧等主要城市之间均能实现1小时内或1小时左右直达,形成“1小时都市圈”。

对于空气重污染对航空运输造成的较大影响,三地正在探讨航空铁路联运,包括天津机场和京津城际互联,石家庄机场和京石高速互联。

 

公路:“3小时交通圈”

京津之间将形成3条高速主通道(京津高速、京津塘高速、京台—京沪—津晋高速),同时,各区县均将有高速公路直达北京

天津通往保定方向,将形成荣乌高速、滨保高速2条通道

天津通往石家庄方向,将形成滨(津)石高速、津沧—石黄高速、津保—京港澳高速3条通道

天津市市政公路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市将进一步加快与京津冀对接公路网建设。到2020年,本市通过高速公路,将实现中心城区1小时内到达北京,3小时内到达河北省主要城市,天津市各区县至少有一条高速公路和一条一级公路通往周边相邻县市。

天津通往承德方向,将形成津蓟—蓟平—京承高速、塘承—京秦—长深高速“双通道”

天津通往唐山、秦皇岛方向,形成京哈高速、长深高速、京秦高速、唐廊高速、海滨高速5条通道

天津通往沧州、黄骅方向,将形成京沪高速、津沧高速、荣乌高速、长深高速、海滨高速5条通道。

 

2.”北京大外环”最晚2016年通车

“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又称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含张涿高速、张承高速、承平高速、密涿高速、廊涿高速等,规划总里程约940公里,其中河北省境内约850公里。目前河北省境内已有占总长三分之一的路段建成,而途经北京市境内的密涿高速路段也已经启动前期建设。

河北省按顺时针方向将有京承、密涿、承平、京秦、京哈、京台、大广、京港澳、京昆、京新、京藏11条高速公路呈聚合状直达北京。京冀交通一体化进程全面提速,环首都经济圈加速形成。

同时,数量庞大的过境车辆对北京造成一定空气污染和巨大交通压力,“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修通后,目前的货运过境车辆将逐渐转移至北京外围地区。

 

二、城市产业协同发展

1.大批产业项目集中迁往冀中南地区

北京正在制定产业“负面清单”,总体思路是除了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其他必要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之外,将要调整、转移大批产业项目,对于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和企业将提出关停或转移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2014年上半年河北省重新规范和整合开发区布局,形成196个升级开发区平台,用于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河北的计划是,作为京津水源地的张(家口)承(德)地区侧重于对接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秦(皇岛)唐(山)沧(州)沿海地区特别是曹妃甸和渤海新区,侧重于承接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廊(坊)保(定)地区侧重于承接新能源、装备制造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冀中南地区侧重于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制造环节和一般制造业的整体转移。

 

2.重点项目迁往沿海地区

河北各地争夺的焦点还是重大项目,北京现代第四工厂便是其中之一。

此前一直有传言,北京现代第四工厂将落户西南地区。不过,北京汽车行业协会会长安庆衡日前分析,北汽集团当前关于北京现代第四工厂的设置问题,实际上关系到在京津冀地区的发展问题。“北京现代新建工厂或者零部件厂,肯定会在京津冀地区。”

更确切的说法就是沧州黄骅,鉴于北汽集团已经将北京汽车制造厂由顺义区整体搬迁至沧州黄骅,北京现代第四工厂如何也能放在黄骅,对于北汽集团的整体发展来说也将更加有利。

总体而言,如现代汽车、首钢将迁往京津冀的沿海地区。

 

信息来源:清华同衡科研与信息中心

欢迎关注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