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9日在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的论坛上表示,全国城市群规划的工作今年有望全部完成。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领跑中国经济的同时,中西部地区也跃跃欲试。
清华大学最近开展的一项“北京2050年”的展望研究预测,到2050年北京的人均GDP或将增至当前的5倍,达到华盛顿、巴黎的水平。届时,北京及周边城市人口或将增至4000万。
在10日举行的“城市群建设支撑区域空间新框架”的分论坛上,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吴唯佳表示,这项研究提出,为了缓解北京的城市压力,需要疏解部分非首都功能;北京的首都功能需要有一个更大的区域来布局,可以建设新区来疏解非首都功能。
吴唯佳说,当时提出在半径100公里的范围内建设畿辅新区,具体的位置是北京新机场以南,白洋淀以北,也就是今天的雄安新区。
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京津冀地域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1.1亿。 2016年,京津冀以全国2.3%的国土面积,承载全国8%的人口,贡献了全国10%的GDP,全国有25%的外商直接投资落地这一区域。研发经费占到全国的15%。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党的十九大辅导报告辅导读本》中表示,京津冀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北京大城市病突出,水资源匮乏,人口规模已近天花板,京津两级过于肥胖,周边中小城市过于瘦弱,区域发展差距悬殊,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
蔡奇认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是继续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推动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有序迁出。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到2035年承接北京中心城区40万~50万常住人口疏解。
2016年,为配合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清华大学开展了“北京2050”展望研究。吴唯佳表示,在北京发展的过程中,首都功能、首都经济是推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因,央企和高新技术产业部门成为首都经济的主要力量,近年来,高端服务业在北京中心城区大规模积聚,形成了中心城区高密度,高强度的格局。
这项研究对北京长期趋势的判断为,到2050年,北京人均GDP有可能增长至当前的5倍左右,达到世界一流国家的首都的水平(华盛顿7.2万美元,巴黎6万美元)。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同时,将带动区域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北京及周边城市的人口可能增长至4000万左右,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包括河北廊坊,天津蓟县武清等邻近北京区县,以及雄安等特大城市地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最具有创新活力的板块。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华为等代表中国最优质生产力的公司都集中在城市群中,重视发挥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作用将促进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
王一鸣认为,要按照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要求,继续推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哈长,北部湾等城市群建设,形成一批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促进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群。
胡祖才称,我国城市群建设步伐正在加快,城市群规划的工作有望今年全部完成。
胡祖才称,粤港澳大湾区、关中平原、滇中、天山北坡、呼包鄂榆等跨省级城市群规划,已征求相关部门和地方意见,并将按程序上报国务院。各省负责编制的省内城市群规划也进展顺利。
针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发展不够协调等突出问题,胡祖才表示,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畅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道,并以都市圈通勤圈为抓手,通过三四线城市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社会事业共建共享,提高三四线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压力。
来源:第一财经 | 编辑:王艳阳
国地资讯聚焦国内外国土、城建、环境行业,致力于宣传热点政策,分享新鲜资讯,展示研究成果。

股票代码:870785
空间大数据综合服务商
客户为本 担当为先
协作为上 创新为要
致力空间资源优化,共筑人类理想家园
成为空间大数据全生态链服务的领军企业
基于空间资源的规划、设计、策划、研究、测绘、调查、权属、房产、咨询、代理、信息化等全生态链专业服务,“国地机构”一站式解决方案将助您达成目标的同时,做到效果最优、成本最低、时间最省!
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国地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广州蓝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卓越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源于国土资源 服务城乡建设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