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前两篇文章适合放在一起看,本文作者根据@牛津-小裁缝的微博文章,对京津冀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今天的第二篇微信文章,就是@牛津-小裁缝的破裂城市理论,请不要错过。
北京破裂城市必然性、合理性与京津冀的出路
——赵延峰
@牛津-小裁缝的破裂城市理论简单而精准的概括了北京及京津冀当前的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在中国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与政治掌控力浓厚的双重背景下成为必然,而首都特征为北京带来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又在市场导向下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破裂。
只有准确识别北京破裂背后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才能寻找到正确出路。
1.必然性
除去美国、巴西等这种后来另行新建首都的国家,首都历来是国家优先发展地区,各种资源都要第一保障首都需要,无论是民主体制还是集权体制国家。这是可以解释的。首都通常都是国家发轫地区,条件优良基础完备,从市场的角度完全可以接受。
但集权体制国家所不同的是这种优先发展会持续时间更长且倾斜力度更大,甚至无法自行停止。北京自建国以来到如今,从首钢建设到亚奥运会等各种资源过度集聚,水电气资源优先低成本供给,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这在集权体制的原理上是可以解释的。不再赘述。
津冀滞后有政策倾向因素但仍可能因为两地官员思想不够解放。保障北京优先发展毕竟是排在首位的政治任务,特别是在距离政治中心如此近的距离。所以在最不利情况下,津冀两地的发展可能会完全取决于上面松多大的口子,只能等待北京产业外迁。滨海新区是因为北京不再提经济中心,河北等来了首钢北汽。
在这种外围地区被动等靠的情况下,北京与津冀破裂是必然的,当然这只是经济概念。另外政治正确性的说法需要也符合和谐治理理念。
2.合理性
为什么又说北京破裂城市的形成有其必然性?这要归功于北京借助政治资源截取的金融、保险、总部、国际交流等服务业优势。
与制造业不同,在与周边地区破裂的情况下,高端服务业仍然可以快速发展。
区域性制造业的竞争力在于上下游链条配合及同级链条的充分竞争,这需要空间上的接近性及交通高可达性,其后续的升级及相关服务业的生长也将滥觞于此。
高端服务业显然与此不同,聚于一点爆发后并不必然向周边蔓延,一方面服务业本身可以继续在某一尺度内空间上高密度垂直或水平扩展,容量不是问题;
另一方面这些从业者带来的高端消费性服务业对品质要求极高,交通可达性承受度高,对空间接近性不敏感,也就是说他们宁可坐四小时飞机去三亚也不愿意开车2小时到河北消费,这就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城区无节制集聚,消费性服务业跨空间外流,津冀完全可以啥也落不着,瓜落吃不上。这就是北京破裂城市产业内在发展的必然性。
反过来说,津冀为什么自己发展制造业也不行呢?当然不是完全不行,天津、保定、石家庄等还是搞了不少,是说没有像长珠三角那样连片发展。
这个要讲清楚,不然不少人还会以为时机未到,早晚制造业会大规模来到,实际上已经不可能重复长珠三角的路径。
跨国企业选址研究发现,劳动力土地等可见成本不是最关键因素,能否为企业提供产业前后关联及制度环境成为首要因素。
显而易见,京津冀此前不具有任何优势,以后日趋严厉的环保要求更是一道紧箍咒,优势更是不显著。
3.京津冀的出路
京津冀的出路还是要从破除北京的破裂城市入手,利用北京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优势带动津冀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智力资源优势应当更多本地转化,这当然津冀需要做出大量补齐工作,政府要发挥主要引导作用。
天津、石家庄、保定、沧州等地的制造业升级转型中应主动加强与北京的联系,将空间上的接近性转化为直接的发展优势。京津冀签署的一系列中关村园区对接协议意即如此。
外围这些地区依托本地的制造业优势可以逐步发展贴身的金融、法律、咨询等服务业,与北京的相关产业成梯次关系,形成区域性服务业中心。
在吸引高端消费服务业本地转化方面,津冀、北京郊区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河北某些生态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需要拓宽思路,做出特色,像崇礼的滑雪度假。
对一些与生态旅游冲突的产业要果断放弃,尤其是承德。旅游度假都不是作为消费服务业孤立存在的,累积到一定程度可以与会议、教育等生产性服务业结合,相互促进。
另外,北京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产业更是极具爆发力。如今这些消费或者被抑制,或者被撒向别处。
京津冀还有最关键的一项保障措施就是公共服务准均等化,做好了起促进作用,做不好拉后腿。从8月份签署的系列协议来看,毫无迹象。
4.结余
总之,理论界应该感谢京津冀,完全催生了一种前所未闻的区域发展实践。北京破裂城市具有显著阶段性,最终仍然会趋向均衡(否则就会走向毁灭),但必须认清背后的本质,这将有助于更快缩短现实与目标间的落差。
原文作者:赵延峰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交通院
综合交通所所长
联系方式:新浪微博 @赵延峰CTI
感谢作者的授权发布。
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我们期待您的声音,如果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一些感悟、想法,我们愿意为您提供传达声音的平台。
投稿联系方式:admin@caup.net
注明微信投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