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室何永通过红腹滨鹬在京津冀滨海地区的数量分布较少为切入点,谈及大规模的围海造地、围涂造田活动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何永在报告中指出,由于京津冀地区目前无序过度开采水资源,使得入海水量大幅减少,流域的生态系统逐步由开放型向封闭型、内陆式方向转变。而这仅仅是京津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由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该地区的大气、水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湿地退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现象越发严重。
何永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顶层制度设计,使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作为两市一省共同遵循的基本尊则;同时应形成三地互惠互利、协同共生的生态环境管理新模式。此外,何永也谈到需要打破行政区划,建立两级生态结构控制区和区域性生态廊道,区内根据保护目标严格约束开发建设行为,此外要在城镇密集地区建设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以绿环、绿楔、城镇战略隔离、村庄缓冲地带为主构成平原城镇的重要生态控制区。
阅读原微博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了解更多《城市规划》杂志信息,搜索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