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源森林公园位于桃源镇东南侧,拥有4.5万亩苗木,绿化覆盖率接近50%,被誉为华东平原最大的“天然氧吧”。桃源镇于2013年启动省级森林公园创建工作,并于2013年10月获得专家论证通过。为实现创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愿景,有效引导对资源的保护利用,提升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水平等发展要求,项目组于2014年5月开始了桃源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森林旅游的发展前景
当代旅游者渴望优质生活环境,向往原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回归自然,走进森林,领略优美的生态风光,利用森林的特殊功能来调节身心,恢复心理和生理平衡,森林旅游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当代人的青睐。2011年,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的意见》,两局决定加强战略合作,共同把发展森林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实现兴林富民战略支撑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森林旅游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森林公园自身的发展条件
桃源森林公园是以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林水共生的独特森林景观为特色,以吴风越韵为灵魂,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体疗养、科普教育等主要功能的都市城郊型省级森林公园。同时,桃源森林公园还是吴江区、苏州市具有重要生态保护意义的绿地斑块,是区域内重要的生态功能载体。与此同时桃源森林公园距苏州市区约80公里,距南京约180公里,距上海130约公里,距杭州约80公里,处于长三角的中心位置。轨道交通方面,距离苏州站约65公里、距离嘉兴站约25公里;距离规划的盛泽站约25公里。同时,与周边知名的景区景点如同里、乌镇、周庄、南浔的交通联系也比较便利。从中观尺度分析,桃源森林公园区位条件优越,具备城市居民周末和节日休闲游憩度假的适宜距离。同事拥有着背靠江苏,面浙临沪的客源市场,其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游客接待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旅游收入占全国近三分之一,江苏、浙江、上海旅游总收入历年来均名列前茅,整体实力为全国之首。但同时,桃源森林公园也存在着旅游知名度不高、区域发展协作不强、旅游开发特色不显、服务配套不完善这些不足之处,成为了目前制约其发展的阻力。
森林公园应该如何规划
那么,桃源森林公园应该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森林公园,旅游者又需要一个怎样的森林公园。如何在周边区域的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是桃源森林公园旅游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开始规划前,我们研究了国内外类似的规划案例。从加拿大的班夫国家公园、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到香港的郊野公园,再到国内的上海东平森林公园以及兴化水上森林公园。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串联式发展”、“不规划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常态化郊游目的地,特色各异的游览路径”、“丰富的游乐活动”、“林中有水、水中有鱼、林内有鸟的水乡景观”这些关键语句。如何将这些做法、经验与桃源森林公园自身的特色和基础相结合,是此次规划的重点。
具有桃源特色的森林公园规划
从桃源森林公园的特色出发,总结出两个核心理念,即吴越传奇与林海酒镇。吴越传奇包括:
一奇:水上森林争第一(划轻舟、游苏杭)
二奇:天堂桃源树如一(赏桃花、闻林香)
三奇:文化森林创唯一(喝黄酒、品健康)
林海酒镇抓住五大要素:
林、水、酒、村、田
以两大核心理念为指导,以整合周边资源、促进协同发展,发挥生态优势、保护自然环境,提供多样活动、丰富旅游活动类型,倡导低碳生态、引导慢行交通为原则。以打造富有吴越文化、水乡特色的综合性城市型森林公园为目标。为旅游者提供一个释放压力、陶冶情操的体验型世外桃源。使其成为长三角地区森林体验最佳目的地、休闲度假常态旅游目的地。
与旅游体验直接相关的旅游主题策划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基于自然资源特色和开发意向,根据森林公园的生态容量和游客容量测算结果,结合旅游活动组织的特点,策划休闲康体 、娱乐度假、森林冒险 、民俗体验四个旅游主题及相应旅游特色项目。 并结合项目设置了相应的趣味游线。
在游线与景点的设计中,我们充分尊重森林公园内的生态现状和建设基础,尽量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建设成本最低,体验性最佳的项目进行布置。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将桃源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特色的森林度假体验区。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与交通规划所 李蔚然供稿
注:长按二维码,一键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