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城市在信息化的进程中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数字化阶段,二是网络化阶段,三是智能化阶段。而“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让城市变得更聪明,更人性,是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与背景
在城市信息化的进程中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数字化阶段,二是网络化阶段,三是智能化阶段。
而“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让城市变得更聪明,更人性,是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它是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化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的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通过物联网将无处不在的智能传感器连接起来,通过互联网实现感知数据的智能传输和存储,物联网和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为一致性的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构建智慧的数据基础设施;在智慧城市云平台上,实现数据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知识即服务;基于城市智慧信息基础设施,使城市的各要素、单元和系统及其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的运行,达到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不同领域在智慧信息基础设施上结合自己的业务进行创新应用,为城市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建设智慧城市的途径
基于城市智慧信息基础设施(网络/网格、数据),使城市的各要素、单元和系统及其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的运行,达到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需要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
随着云计算与网格计算的新技术出现与成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机遇。在大数据运用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大数据技术问题的探索与研发,如数据的存储,已由传统的集中式数据仓库系统转为分布式处理系统,如海量非结构数据的过滤与抽取,如对传统的数据传输工具流程重新设计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项目研发中要注意并解决的问题。
四、建设智慧城市中的挑战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工程,推进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譬如:全国十几个部门从不同角度抓智慧城市城市建设,缺乏统筹指导, “政出多门”,“瞎子摸象”;“大数据”没有充分挖掘,“预测”价值未充分发挥。特别是现在信息孤岛的问题严重;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滞后(基础标准、支撑技术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建设管理标准,应用标准)。所以,我们不但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时空、管理、人等要素,更要着重解决体制机制、运营管理、信息共享、整体规划、标准建设等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五、着眼发展,立足现实
通过10余年的建设,中国的数字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服务政府、企业与公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是21世纪的战略目标,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必然。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功能的延伸、拓展和升华,其根本目的和任务是让城市更智慧,更好的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更好地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智慧城市”的兴起,都是全球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要研究智能感知技术、云计算技术(基于Hadoop的云GIS大数据存储技术、基于MapReduce的大数据并行计算技术)、大数据过滤与数据挖掘技术,深层次解决智慧城市建设问题。(来源于地理信息产业咨询)
国地资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国土城建环境行业资讯、跟踪学习国土城建环境热点问题。为此,国地资讯不定期发布原创研究类文章,坚持分享,坚持提供优质服务。相关原创精选文章可通过国地资讯公众号菜单“微工具”查阅。
耕地保护
01 | 基于低碳经济的土地整治初探
02 | 透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看生态危机
03 | 多少耕地才能保证中国“舌尖上的安全”
04 | 占用了高标准基本农田,怎么办
多规合一
05 | 大数据视角下的“多规合一”
06 | 基于“三层四线”的“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建设
07 | 上海、重庆、广州等地“多规合一”的实践综述
08 | 域外借鉴——美国佬的“多规”如何“合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