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CSPON)是自然资源部探索、引领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局属事业单位成功获批部省合作试点,探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支撑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构建“三个一”的总体架构


在数字重庆“1361”建设背景下,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核心业务,构建了“三个一”的总体架构。
第一,规划全周期在线管理。实现规划业务网络的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和数据集成共享,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全周期在线管理能力和智慧决策能力。
第二,一批规划实施监测业务应用场景。搭建产业用地智治、城市规划统筹、城镇开发边界监测评估等9项规划实施监测应用场景。
第三,一个智慧中枢。构建以数据库、指标库、模型库、知识图谱为核心的智慧中枢,形成数据生产回流、空间数据即时分析、成果动态展示等底层能力。

驾驶舱
坚持技术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推进政策规范、技术标准、体制机制等改革事项,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监督、城镇开发边界管理、城市规划统筹等应用提供基础保障。起草了《重庆市城镇开发边界实施管理细则(试行)》《重庆市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管理办法(试行)》等多项制度文件。参编了《国土空间信息模型(TIM)框架规范》《国土空间信息模型(TIM)基本术语》《国土空间单元设定与编码规范》等多项标准规范。
实践应用价值初见成效


“项目式村庄规划在线编制工具”集合数据资源和业务规则,实现规划一站式在线智能生成,有效提升村庄规划编制效率、降低编制成本。现已支撑20余个村庄规划编制,编制周期从传统的1-3个月缩短至3-5天,编制报批效率提升80%。

村庄规划在线编制
“城镇开发边界实施监测评估应用场景”协同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用地报批、现状变更、人口经济等多源业务数据,实现城镇开发边界“规模-效率-调整-结构”多维管理指标监测。现已支撑重庆市两轮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调整,有效推动城镇开发边界精准落地实施。

城镇开发边界监测指标体系
同时,采用知识图谱技术将国土空间规划成果转换为公众好看、易懂的知识,实现用户与规划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深度互动。包括现状本底、空间格局、空间保障、区域协调和实施保障等五个板块内容,实现知识的情景化、动静结合、交互式。目前,累计访问量达3万余次。

知识服务
展望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围绕大幅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智能审查、监测预警全流程在线管理水平,积极营造开放治理生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以科技之力重塑重庆规划自然资源管理新模式,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子。
你“在看”我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从山顶到海洋”科技成果巡展 看重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的重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