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当平面图和立体图同时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的眼睛几乎本能的被立体图吸引,即使这两张图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
三维图更具体、细节更多、更接近真实世界,而二维图则更抽象、细节更少、更不像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左图来源:https://res.co188.com/data/drawing/img640/6349314262480.jpg
右图来源:https://home.fang.com/news/2015-10-08/17601697_2.htm
人眼本能地更关注、更亲近跟现实世界更接近的三维立体图像,所以,如果我们在对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的时候,可以巧妙地使用三维图更充分的表现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
左图来源:http://img14.360buyimg.com/n1/jfs/t2653/7/232574614/52631/ccdbf410/57088486N77bc3555.jpg
右图来源:http://imgx.xiawu.com/xzimg/i4/i1/T1CnmKXXFfXXbHXRw7_065520.jpg
说到三维空间数据,我们都知道有X, Y, Z坐标,分别代表空间上的三个维度。
其中,Z轴一般是高程数据,也是我们常说的海拔,就像前面的两张中国地形图一样,左边的是平面纸质地图,右边的是塑料立体地图。
对于一个不认识中文,也不熟悉中国地形,更不懂等高线的外国人来说,右边这张地形图能够让他迅速找到,哪里是高原,哪里是盆地,哪里有山脉,就连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也可以一眼发现,读图非常便捷;而用左边这张则很困难。
所有这些便捷,只是因为右边这张地图在左边二维地图的基础上加上了Z轴。
三维图除了表现地形地势,还可以表达任何压根儿与海拔没关系的东西,也就是说,Z轴除了用来表达海拔,还可以表达平面位置上的任何属性。
现在我们看看下面这张图,根据图例我们可以发现,这幅图表现的是美国各大都市圈,货运交通事故致死事件的密度图,地图上凸起的高高低低的山峰,并不代表地形,而是代表那些交通事故密度较高的地方,山峰越高,密度也越高。
同时,为了强化交通事故致死事件密度的差异性,让读者更明显的看到山峰,下图用色带进行了叠加体现,越偏蓝的地方密度越高,越偏褐色的地方密度越低。
作者自绘:美国大都圈区货运交通事故致死率(3D图)
通过2012和2017年数据的叠加,我们可以轻松发现,哪些大都市圈的交通事故密度明显上升,哪些下降了。
你有没有发现,其实对于这样一个表达单一主题的地图,通常的做法是,用颜色深浅或冷暖来表达密度的高低,做一个普通的2D图也完全可以表达同样的信息量。
是不是瞬间就变得平平无奇了?所以,同样的数据,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可视化效果。那么,如何才能用二维的数据做出三维的效果呢?
除了高程信息,Z轴可以用来体现各种可量化的变量,比如数量、密度、百分比、分数等等。我们经常会在各种推文报道中看到下面这种图,把传统的柱状图与地图相结合,让读者非常方便地把统计数据与地理空间联系起来。
图片来源:https://www.cnblogs.com/carsonwuu/p/8327578.html
ArcScene是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软件桌面系统3D分析扩展模块中的一部分,是一个适合于展示三维透视场景的平台,可以在三维场景中漫游并与三维矢量和栅格数据进行交互,比较适合小场景的3D分析和可视化。
ArcScene是基于OpenGL的,支持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不规则三角网)数据的显示。显示场景时,ArcScene会将所有数据加载到场景中,矢量数据以矢量形式显示。它可以更加高效的管理三维GIS数据、进行三维分析、创建三维要素以及建立具有三维场景属性的图层。例如,可以把平面二维图突出显示为三维结构。通常用来创建小范围的起伏地表模型,如下图所示。

左图来源:http://i0.wp.com/www.gisresources.com/wpcontent/uploads/2013/09/tin11.gif
右图来源:https://desktop.arcgis.com/zh-cn/arcmap/10.3/main/get-started/choosing-the-3d-display-environment.htm
通过设置Z轴的数据字段(Field),设置基准高(Base Hight),调整高程比例系数,制作出合适的TIN。然后调整色带以强化不同地区的数据差异(高低起伏)。
最后导入Photoshop进行最终的可视化美化,这样就可以利用ArcScene巧妙地将2D数据做成3D的可视化成果了。

具体如何操作呢?下期的专题线上特训营将手把手教你实操2D到3D全过程,从“平平无奇”到“新颖别致”,只有一步之遥!欢迎报名学习,7月12日正式开课。

本次课程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相关基础知识,以及这项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讲解GIS零基础人员如何构建地理空间思维,掌握GIS软件及平台技能,拓宽职业发展路径。基于GIS在国内外各类机构和公司的应用实例,授课老师将结合亲身经历,带领学员们了解如何运用GIS帮助不同行业实现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本课程将包含大量上机实操环节,手把手教你做出专业、美观且新颖的GIS成果。

特色1:包含大量实例和上机实操环节,每一个方法都可落地,学完即用!
特色2:不同于单一的地理信息专业课程,本课程更侧重跨学科应用而不是基础理论;
特色3:手把手教你用2D数据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3D成果;
特色4:对GIS零基础学员非常友好,对各行各业人员都适用;
特色5:为非典型GIS职业发展路径提供思路和启发!
授课时间:
无法按照以上时间观看学习的同学也不用担心,录播教学视频的观看时间可自由安排,可永久在线回看!
授课大纲:






-
理解地理信息底层思维
-
掌握地理位置的表达方式
-
了解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
-
掌握GIS成果可视化原则和技巧


















PART07 2D数据的3D表达——平平无奇与新颖别致只有一步之遥
-
理解3D成果相对于2D成果的优势
-
巧用Z轴,用2D数据产出3D成果图
-
掌握ArcScene的基本操作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派):2D数据如何做出3D成果?“平平无奇”到“新颖别致”只有一步之遥!丨城市数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