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文章导读】《“产权关系”视角下的乡村空间发展探究——以无锡市阳山镇为例》翁一峰等

以“产权关系”为视角,分析承包地、村庄宅基地和村镇企业集体建设用地三个方面的空间组织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六个策略。

一是基于“规模集聚”的农业现代化,农业承包地通过土地流转,使传统农民向种田大户转变,培育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主体。二是基于“拆分租赁”的复合功能农业,发展兼具教育、娱乐、休闲、生产等多种功能的“开心农场”、“网络农园”。三是基于“明晰产权边界”的乡村休闲产业,通过明晰宅前屋后场地的产权关系,激发农民扮靓家园的内生动力,进而引导村庄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乡村旅游等多元化服务业经济转变。四是基于“使用权流转”的空置村宅更新,通过政策鼓励空置农宅健康流转,激发乡村活力。五是基于“镇为空间单元”的产业统筹,引导工业用地向园区集中。六是基于“村民共享”的乡村工业转型,鼓励利用闲置工业用地,将其调整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或旅游配套设施用地。(文章选自《城市规划》2014-10期)




——————————————

了解更多《城市规划》杂志信息,搜索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关注。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