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绩溪全域旅游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上庄村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全村总面积174.7平方公里。村内居民历来聚族而居,世代繁衍相传。短的有300余年,长的达千年以上,以胡、汪、程、柯、王五姓居多。但名人出的最多的还要数胡姓。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在从绩溪县城去往上庄村的路上,遇见了很漂亮的菊花。秋天正是赏菊的时候,这种菊花就是比较适合制作成菊花茶,不过新鲜的当然是不能直接泡水喝的,需要晒干,有明目的功效,很是适合整日对着电脑手机的现代人。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对于一座古村落来说,自然少不了这样的巷陌,从前的砖石,边角长满青苔的模样。窄窄的小道,周围的墙面呈灰白色,有些剥落,显露出一丝白。这些街头巷尾处,都一点一滴的展示着岁月留下的痕迹。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如今的古村落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人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因为人少,所以安静,也因为人少,所以显得分外冷清。但这里,在历史上,曾出过不少徽商,这里,从前一定是无比热闹。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胡适故居为清光绪三年—–六年所建{1877~1880} ,是胡适先生父亲胡铁花所造的两进一楼通转式结构。


这是胡适出生的地方,也是他娶妻的地方。他最后一次回到这里是母亲去世,回来奔丧的。这里可能不是他生活的最长久的地方,但却是对他有着深远影响的地方。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刚一走进胡适故居,就可以看见园中正对着的是一个胡适的雕像。最为近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推崇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为近现代对于新思想的接受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绩溪这里胡姓人家特别多,并且出过很多名人。而胡适所在的这一支被称作为“李改胡”,也是俗称的“假胡”。祖上原是唐朝李家皇室后裔,为躲避叛乱被当地胡姓人家收养后改姓胡,所以其实胡适的祖上曾是唐朝李家后人。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这一间为胡适当年的婚房以及他读书的书房,徽派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房间小,客厅大,且房间没有窗户,所以显得有些昏暗阴沉。当年,先生就是在这里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虽然不是心中所爱,但出于对母亲的孝心,最终走进了封建社会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清末的徽派建筑一般都有两层楼,当年所做用途已经不清,但如今二楼没有什么东西,从一楼上去时楼梯又窄又陡,年龄大的怕是万万上不去的。从二楼可以看见一楼堂厅的样子,恰巧这时候有两个人坐在主椅上,倒真是有一点明镜高堂的感觉。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徽派建筑在传统建筑中的地位也很高,千百年来自成一派,以马头墙最为特色,白墙青瓦,加以砖雕、石雕、木雕为装饰。站在二楼的时候,可以很明显的看见屋顶的砖瓦的雕刻,以雕刻造型辨认,估摸着是老虎的造型。这一片一片的青瓦,堆砌的倒真很有味道。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离开胡适故居的时在想,在这样一个传统的村落里,胡适是怎样突破了传统,开始接受新思想推行新思想的。或许,这也是一个普通人和一个大思想家的区别吧。


又走回了这样纵横交错的小巷里来了,老旧的房屋,交叉的电线,这里,从前的滋味很浓厚。



❀ 若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



寻绩古村 | 曾冠以“胡适”之名的古村落——上庄村

【精彩活动】绩溪县上庄村庆祝国庆69周年大型龙灯会

一周一食 | 薄如蝉翼,形如蝴蝶,胡适曾为其赐名?


投稿 |绩溪上庄村的胡适故居,有140年历史,记录了胡适的少年生活

部分信息来源于安徽旅游

图片版权归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