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喧阗拥不开
牲(牛全)列架走舆台
问渠底事忙如许
四十同庚社猪抬
此首改版的新安竹枝词,描绘的是古徽州绩溪县北村盛况空前的抬社猪阵势:锣鼓喧天,在一片鼓吹乐曲的喧闹声中,火炮振耳,人群急走匆匆,拥挤不开。牲栓(祭品,整只的牛羊豕)摆满了供桌,人们不禁要问:你们到底为何而忙?原来是村中程氏四十岁的人做寿祭社抬社猪…….


北村地处绩溪七姑山下,这里是程氏聚族而居的地方

七姑山,卧佛奇观


北村《程氏宗谱》,程氏始迁祖程文贵
北村与歙县以七姑尖下的水岭为界,古时绩溪与歙县同为一县,属歙州管辖,故北村相对于歙县南乡而言,称作北乡,后改为“北村”。
开门见山,北村面对巍峨挺拔的七姑尖,登源河环北村而南,形成了水抱山环的风水阵势:“七峰拱秀,川流环抱,形同虎状,气若龙腾,荫木茂密,满望葱茏,钟灵毓秀”。
据北村《程氏宗谱》记载:北村程氏为明永乐十年(1412年)从歙县富(土曷)迁来,始祖为程文贵。史籍记载:程文贵是位精通风水的哲人,在往来绩歙“牵车服贾”做生意时,发现了北村这块风水宝地,于是举家迁来在此定居,先在坦头岭落脚,数年后迁入古塘里,就是今之北村。并同时定下“程氏男丁四十举行社祭”之家规。窥其旨意,作寿为次,祭社为主,意在“思先祖之恩德,祈神明之庇佑”,为我程氏后人立下楷模也。



祭社传人程光宪老先生向媒体介绍北村祭社的来历
据村里的程光宪先生回忆:明代初期开始,北村数百年来夙有“祭社”之俗:规定每年由该村年登“不惑”的程姓男子主其事,于“春社”前一日,迎接社神(神的牌位)进祠堂。同时,悬挂彩绘、大幅社公社母神像,张灯结彩,吹奏鼓乐。主事诸家,都于神前点五六斤重的大红烛,摆设“三牲”供品和别出心裁、五光十色的各式各样“琼碗”。
特别显眼的是三牲中各家的“社猪”,四十岁当值主事的人家在一年前就开始养“社猪”。此猪因为敬供菩萨所用,故称作“老爷猪”:吃好食,听好言。一头猪要养一年多,甚至十六七个月,而且全是黑毛猪。最重的有五百多斤。因怕不保险,还要备养一头。“社猪”宰杀前,将猪披红挂彩,拉着猪在家中转三圈,主人口中念念有词。宰杀之后,留鬃毛、结尾辫,眼嵌明珠,口含红果,披红挂彩,插戴金花。
祭社下午举行隆重的祭礼,“礼生”数十人,赞礼数巡,温文尔雅,一如排演大型古装戏剧。
第二天,即春社日上午,恭送社神回庙。同时,把用上等白面粉蒸做、每只旧秤四两重的“社馒“四五百只,馈赠30岁以上的同姓男子,以示与大家分享人寿年丰的幸福之果。
近些年来,村中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此项活动便改在春节期间举行,大年三十抬社猪,初一发社包,初二“抢猪头”,抬社猪回家。这样一来可以节省时间,二来更赠加节日喜庆的气氛。
笔者从2004年开始,先后十多年跟踪拍摄这一大型民俗活动,留下了一些重要资料,为此,在此特与大家分享。







除夕下午,四十岁当值的人家抬着社猪涌向程氏宗祠






家人则手捧各种祭品、香烛,还有芝麻杆等像征性的祭品,列队出行,向程氏宗祠涌去。担浆提酒祭神灵,芝麻开花节节高。


此时,祠堂中已是人山人海,红烛通明,社公社母画像高悬






每年四十岁当值的年轻人,每家一猪,在祠堂中一字排开。四十岁的人越多,祭社的社猪也就越多。2004年是最多的一次,11头大肥猪摆满了祠堂祭祀大厅。




祭祀仪式开始,祭礼由“主祭”、“大赞”、“陪赞”、“引赞”、“陪引”、“司樽”、“读祝”等十五名礼生组成。祭礼由十二仪程组成,依次为:“序立”、“降神”、“奠帛行初礼”、“鼓乐”、“右食”、“右乐”、“读祝”、“辞神鞠躬拜”、“化财”、“望燎”、“撤馔”、“礼毕”。先由程姓长老宣读祭文,祝愿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并由20余人组成的鼓乐队演奏曲牌,赞礼数巡。接着由本年主事的程姓男丁,按出生顺序依次抬“社猪”进入祠堂,锣鼓唢呐,爆竹连天;方圆几十里的村民,纷纷赶来看热闹。


做祭社用的寿包、寿条,在腊月二十六、七就要早早准备
初二,是祭社最热闹的一天,也是祭社最关键的一天。
凌晨,当值人家早早地就到祠堂里将社猪移到祠堂坦(广场),大家静静等待发令,当族长一声令下,铜锣、鞭炮齐鸣,大家抬着社着社猪一起涌向村北的“社庙”,在那里将举行“抢猪头”仪式。
当社猪落定社庙时,同样一字排开,此时天色尚未亮明。社坦上,香烟缭绕,人声噪杂,在鞭炮声中,人们给神灵燃烧大堆火纸、冥币。而在社庙中,他们不停地叩首,烧纸明烛,向神灵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家和。
当时辰一到,族长下令,火炮齐发,振耳欲聋,说时迟,那时快,人们争先恐后割下猪头,有的快手,几秒钟就割下猪头,抢先上路。因为谁先割下猪头,抢先到家,那就意味着这一家运气大好,家运、财运,鸿运当头。
当一家家将猪头抢到家中,便开始大摆宴席,款待亲朋好友,一年一度的“祭社”落下帷幕。


初二清晨,人们在祠堂作最后的祈祷

初二凌晨,人们早早来到祠堂,将社猪祭品移到祠堂坦上,时辰一到,抬往村外的社庙。





2018年是八条社猪,摆放在村外的社庙门口,等待割猪头、抢猪头,谁为先谁有好运。


社庙中,人们在举行祭祀仪式

族长一声令下,猪头开割,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割下猪头

这俨然是一场割猪头比赛


割下猪头,抢先上路,抢先到家,抢个好运

北村祭社《祝辞》全文
部分信息来源于绝摄徽州
图片版权归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绩溪全域旅游):四十同庚抬社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