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记忆中的五屯藏族民间剪纸


      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五屯地区藏族的剪纸艺术。


      提到藏族剪纸,不得不提五屯藏族的家神神龛——“浦式”,即藏族人家神龛的四周那美轮美奂的藏族剪纸。神龛在五屯藏语中称之为“浦式低”。“浦式低”因纪念格萨尔王,出现在藏民家中,后受汉族文化影响加入了“天地君亲师”神位等内容。   


1
图1

“浦式低”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是代表太阳、天地和月亮的三种圆形图案


     神龛两侧的图案则丰富多样,不仅有日、月、天的图案,传统的样式还包含象征男性的“央宗”(音),象征吉祥结的“巴尔月”(音),代表千眼的“加什格米”,代表铜钱的“古鲁钱”和代表海螺的“冬嘎尔”。关于千眼“加什格米“,这里小编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过去五屯藏族在过燃灯节时每家每户都要点燃一千盏酥油灯,以期被上天看见。一些人家因故未能点燃一千盏灯的时候,就会用筛筐罩在一盏灯上面,灯光透过筛筐的网格变换出上千处光源。慢慢地,“千眼”点灯的智慧也逐渐延伸到藏族剪纸艺术中成为一种图案。


        

图2.太阳

图3.月亮


      

图4.喜字



图5.寿字




图6.古鲁钱

图7.海螺





图8.央宗



      而当地之所以出现剪纸的传统,传说是源于一个叫“葛力”(音)的怪物。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葛力”是一个十分高大,胳膊如柱子般粗壮的怪物。“葛力”活动在五屯地区,每逢年三十就到处吃人。人们为了躲避“葛力”,年三十都要离开家躲到别的地方去。有一年又到了春节的日子,村民都纷纷外出躲避“葛力”,正当一户人家正打算搬家躲避“葛力”之时,村里来了一位身着红衣的圣人,圣人问这户村民为什么要搬家,村民告诉圣人“葛力”的事情,圣人让他不要搬走,安心呆在家里。当天晚上,圣人把身上穿的红色衣裳脱下来挂在了这户村民家的墙上,又在屋内点燃一堆大火,当天晚上“葛力”来到这户人家时就被大火和火红的衣裳吓走了,圣人走后这以后这件事情在村内传开,每逢春节村民们就都学会了在家中悬挂红色的剪纸,在院内点燃一堆大火来驱赶“葛力”的方法。

    

       

       藏族人家,剪纸每年都要翻新一次,一般是在春节或者结婚的时候翻新。每到过年前夕,村里会剪纸的人会一起聚在村内守备的家中剪纸,剪完后大家再围着火塘载歌载舞。

      过去,藏族剪纸是一项“只传男,不传女”的技能。这是因为只有男性才可以从事和神龛有关的祭祀活动,女性不能摸神龛,更不能从事剪纸活动。解放后这项技能面临失传,所以男女都可以学习剪纸了。    

      然而这种调适并未赶得上时代的变化。地震后,村里家家户户都找画工把家里的“浦式低”画上了了永久性的图案,剪纸也从藏民家中渐渐消失。村里的剪纸艺术传承人郭叔伤感道:“现在的东西全都是机械化制作的了,怕是剪纸也会被机械化,越来越觉得就是这么一张纸,再没什么剪的意思了……”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的民间艺术表现方式被视为落后而逐渐丢弃。永久性的图漆取代了剪纸装饰神龛,剪纸渐渐退出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会剪纸的手艺人只会在政府接待和记者采访时表演剪纸技艺,剪纸技艺就这样被“保留”在了展演的舞台中……

  


图文作者:陈景

编辑:阿荣娜   王思雅  

图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