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市长谈规划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推动老工业基地展新颜

市长谈规划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推动老工业基地展新颜




编者按

当前,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在即,详细规划编制在地方上全面推进。本报开设“市长谈规划”栏目,请各市(地、州、盟)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相关部署,立足地方实际谈国土空间规划落地。
内蒙古包头市优化空间布局、强化低碳理念、深化城市治理精细措施,高质量开展国土空间规划——
推动老工业基地展新颜

张锐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位于黄河“几字弯”的正上方,是新中国建设初期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一五”时期,包头即完成第一版城市规划,形成“一市两城、三个组团、带状布局”的城市形态,构建起“公园棋布、森林围城、组团隔离、绿网相连”的城市构架,彰显了“依山傍水、生态环保”的特色魅力,为城市后续发展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近年来,包头将国土空间规划放在重要位置,统筹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致力于精深化开发、精准化改造、精细化管理,向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迈出坚实步伐。

优化空间布局
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包头始终把科学规划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摆在重要位置,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
为了强化规划引领,包头完成了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划定“三区三线”,打造山南山北城镇开放发展轴,构建起“两屏、一带、多廊”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和“两带两轴、三核多点”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布局。在城外,包头依托依山傍水的自然风光,在北部沿山区打造生态休闲公园,在南部沿黄区建设黄河湿地国家文化公园,构建沿黄景观绿道体系;在城内,包头按照“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原则,充分整合“边角地”“夹心地”,高标准建设了一批口袋公园和小微景观,精心打造“鹿城客厅”和“微客厅”,建设郊野生态公园、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实现点位增绿、街头增景。
同时,包头加大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支撑,编制出台了《停车场专项规划》《城市消防专项规划》等2大类16个专项规划,做细做实各大领域工作。
在此基础上,包头紧扣黄河沿岸城市风貌特点,邀请专业规划师团队对沿黄生态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城市、生态、景观、文化、产业相融合的沿黄城市带,推动城市“依河发展、滨河发展、拥河发展”;与此同时,紧扣阴山山脉地理特点和老工业基地时代特征,强化城市与建筑风貌管控,使城中草原景观风貌、新都市现代风貌等城市特色更加鲜明。此外,包头科学引导山南山北的产业上下游协同和布局优化,构建“山北绿色材料生产、山南科技加工智造”的产业空间格局。

强化低碳理念
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更新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包头强化绿色低碳理念,坚持不搞大拆大建,全力保留城市记忆,统筹推进城市水系统、绿地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建设,以及生态廊道、景观视廊和城市绿道建设。
实践中,包头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温度”,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从2021年开始,包头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制定施工方案,年均改造老旧小区500万平方米。其中,对居住人口较多的片区,包头统筹推进片区内养老、托幼、医疗、教育、助餐、垃圾分类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对老年人较多的小区,重点实施适老化和无障碍设施改造,增加助老餐厅、楼梯扶手、养老机构等,为失能老人家庭加装夜间照明装置、安装助力扶手等;对基础设施较差的小区,重点完善小区道路、绿化、停车位等,真正做到“按需定制”,补齐社区建设短板。
同时,包头重视城市建设细节,不断推动老建筑和不同年代老设备、老物件再利用,盘活“沉睡”资源。例如,包头实施特色街区升级工程,改造建设潮盒社区、正翔湾、横竖街、乔家金街等一批特色街区,形成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多元化、多层次24小时消费业态,释放城市“夜经济”活力;科学规划机动车停车泊位,允许居住密集小区周边夜间停车,校园路段限时停车;实施雨污管网智能探测工程,以及雨污管网混接整治、破旧管网修复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全面提升现有管网效能,让城市“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深化精细措施
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

包头不断推动城市管理向“智管、细管、众管”转变,着力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城市体检评估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方式,为城市更新和城市未来发展提供精准的目标和方向。2022年,包头针对城市体检评估综合诊断中反映的短板和不足,区分优化城市布局板块、完善城市功能板块、提升城市品质板块、管控城市底线板块、提高城市效能板块和转变建设方式板块等,分别建立了32个行动计划、85个项目建议清单;从全市层面统筹更新单元实施计划,梳理各项更新项目,为动态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和依据。
在此基础上,包头搭建信息平台,建立了“城市体检—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巩固提升”的可视化载体和机制。同时,包头将该平台与城市执法管理平台充分融合,畅通群众参与、互动、评议的通道,构建多渠道发现问题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逐步实现“大城智管”。
在传承历史文化方面,包头以申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牵引,依托“苏联楼”等历史文化街区,启动了包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并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与利用,将其作为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举措,对继承和弘扬包头优秀的历史文化,处理好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


作者:张锐
文字编辑:黄薇
实习编辑:赖文秀

新媒体编辑:薛亮

市长谈规划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推动老工业基地展新颜
市长谈规划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推动老工业基地展新颜
市长谈规划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推动老工业基地展新颜
市长谈规划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推动老工业基地展新颜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市长谈规划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推动老工业基地展新颜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