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城市九江北临长江、南依庐山,环抱鄱阳湖,集山江湖城于一身,堪称地理形胜的教科书级存在。踏上九江柴桑大地,顿感空气清冽、山水悠长。在“悠然见南山”的安然心境中,我们随柴桑区住建局、投资公司等领导一起探访了九江市柴桑区公园社区——这个处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栖息之地,有哪些美好可以探寻?一起来看 ↓↓↓

公园社区鸟瞰
位于九江市柴桑区的公园社区占地面积32.73公顷,现有居民2510户、5612人。作为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公园社区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融入“节能”、“智能”设计理念,持续改善基础设施、配齐安全设施、打造休闲设施,不断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通过改造一个主题公园、一座艺术村落、五条主题街区、80栋居民楼栋等工程逐步实现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的愿景,为打造成全龄友好社区不断进阶,成为九江市完整社区探索实践的一个生动注脚。
李白、白居易、陶渊明……古往今来的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万首诗篇,九江又因此享有“诗歌之城”美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在公园社区方圆30公顷的土地上得以传承,渊明公园、渊明书堂的辟建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交相辉映,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改造后的渊明公园
改造一新的渊明公园总面积近2.5万平米,建设了亲子、健身、观景等多个功能区,并配建了藏书两万册的渊明书堂供居民在此品阅。冬日暖阳下,老人们或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或扎堆儿晒太阳,呈现出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渊明书堂内,大人领着孩子在一楼阅读书籍,备考的青年们则在二楼刷着笔记。一老一少言笑晏晏,尽显诗意生活魅力。
现场的受访居民表示,改造前的公园设施老旧,缺乏维护,而且天上电线乱七八糟、遮天蔽日,很多人不愿来这儿。改造后,这里焕然一新,周围房屋全部清理修缮,重新整理了电线,头顶的天空都变得敞亮!
据渊明书堂投资公司负责人称,这是公益性城市书房,读者看书借书均为免费,仅需携带身份证即可入馆阅读。书堂采取政府建设、国企运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单位和社会团体辅助参与的建设运营模式,采用物联网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自由化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让管理更加高效。
据介绍,社区经常利用渊明公园颂母广场场地组织开展戏曲表演等文化活动,参加渊明书堂“妙笔童心 绘梦未来”周末兴趣班的孩子们也很踊跃。能够在阳光下与书香中获得良好的沉浸式文化体验,这是社区给予居民的一份得天独厚的珍贵馈赠,同时人们在情谊互动间谱写了一个个“全龄友好型”社区新篇章的动人音符。
低碳技术促节能、智能服务保安全,
幸福感Up Up !
随访过程中据柴桑区住建局领导介绍,公园社区内大力发展新能源场景运用,暗藏“黑科技”。利用社区内部居民楼、公共设施及景观水体等空间,布局光伏庭院灯30盏、光伏座椅5个、可随日光开合旋转的光伏“太阳花”6座,将光伏长廊、光伏座椅、“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与自然景观深度融合,设置光伏面板1000平米,年发电量可完全满足社区休闲公园日常用电需求。
华能江西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渊明公园“光储充”一体化场景科研示范项目将光伏发电、智能储能和绿色充电完美结合,为社区提供智能、高效、经济、便捷的发电方式,着力打造低碳节能社区,可为824户居民提供绿色电能,每年节约标煤563吨,减少碳排放140.9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7.36吨,为柴桑构建绿色能源生产、节能生活方式作出示范。
在公园社区综合服务站内,我们听取了管理人员针对公园社区数智赋能、推进智能化服务的介绍。公园社区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公园社区综合管理平台,以党建强基、数字社区、智能安防、社区治理、便民服务五大功能为支撑,建立社区“人、房、设施”数据库,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社区服务中心还可根据指挥平台视频汇聚、AI抓拍、智能算法,实现对周界入侵、人员跌倒、疑似聚众等场景进行智能告警推送,并运用信息检索技术,依靠数据实时开展定向服务,实现“一张地图知晓社情民意,一台手机实施基层治理”,促进基层治理高效透明。

公园社区数字服务平台界面
困有所助、老有所养,是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据管理人员介绍,遍布社区的近400个监控、门禁、人脸识别、烟感等智能设备,实现了风险事件智能预警。社区在高空区域、危险水域等地区建设智能安防摄像头202个,实时监测安全隐患风险。各小区实现人脸识别系统全覆盖,同时也为辖区内80岁以上重点人群免费配备智能手环,提供健康实时监测,一键报警系统可以直接联通紧急联系人,提高突发情况紧急响应效率。社区住户中60岁以上居民占比约30%,每位老年人家门口都安装了智能摄像头,超过三天没拍摄到老人出入的画面,就会出现提示,工作人员会主动上门查看,确保老人的人身安全。公园社区为老人提供更贴心、更专业、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成为打造全龄友好社区的不二法门。
为进一步验证“黑科技”的强大,我们在小区现场特意邀请了一位阿姨实力演绎了人脸识别系统,在阿姨自如踏进小区大门的那一刻,从她脸上所绽放的笑容可以得见,公园社区以内驱力推动创新,以源动力作为保障,实现节能环保更低碳,智能服务更精准,妥妥地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为绿色环保的诗意栖居注入了新动能。
为改善居住环境,公园社区从基本公共服务完善等6方面20个具体指标对社区进行全面体检,详细摸清居民需求,系统梳理社区10个主要问题,确立提升社区宜居性和居民满意度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完整社区试点建设的14项重点工作内容。柴桑区住建局项目负责人表示,社区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改造过程中对照完整社区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全面构建医、学、住、养、娱便捷高效的15分钟生活圈。公园社区共改造老旧小区2个、城市公园1处,新增停车位181个;新建颂母广场、休闲绿道、城市书房、社区商超等文娱休闲及消费场所。改造城市道路5条、新建环山公路1条,全面连通周边的幼儿园、中小学、医院及农贸市场、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
建设居民有认同感、归属感的社区,要从改善居住环境做起。物业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次完整社区建设把小区原来的臭水池、臭水沟改成了停车位,灌木绿化景观也改成停车位或草皮,将雨污管网、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道路进行白改黑改造,同时还增加了幸福晒场、垃圾分类处理集中点,完善了基础配套和便民设施,整个小区停车位从150个增加到300个。行进途中遇到的小区居民开玩笑说:“小区这么一改造,环境干净明亮了,道路宽敞平坦了,面貌焕然一新。旁边的公园一修,咱们小区二手房的价格都要涨好几百块钱呢”。由此可见,社区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福祉,还让大家伙儿打心眼儿里热爱自己的家园,主人翁意识得到不断加强。
据投资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园社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采取“政府+企业+国资公司”模式,以平台公司融资为主,社会资本和政府专项资金为辅,整合建设资金。政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社区内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平台公司融资主要用于公园、社区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补充建设便民休闲设施。社会资本投资主要用于建设社区光伏节能设施,运营社区托育中心、养老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超市、便民服务网点等经营性公共服务场所,特色啤酒屋、撸猫馆等新业态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在此体验。
公园社区以需求为导向,回应居民更多期待,统筹各方资源,改造社区服务用房及室外场地1666平米,打造集警务室、365调解室、社区服务大厅、老年人服务站、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区。集中布局一批居民必要且急需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配建社区商超、维修点、理发店、家政服务网点等一批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可以看出,社区精心打造的“15分钟生活圈” 圈住了更多的人,居民切实地感受到社区生活的便捷化与人性化,家园自豪感油然而生。
正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近日表示,“完整社区建设解决的是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问题,同时也给更美好的生活展现了一个新的场景”。九江公园社区从每一件居民在意的关键小事入手,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做好完整社区这项“为民、便民、安民”的民生工程,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指导下,九江市、柴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紧抓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契机,走上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完整社区建设特色之路。在这里,我们看到社区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彼此的沟通与互助、人与人的连接、各种需求被更多地尊重与满足——它就是一个共同建造的“家园”,诗意生活的现代化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陈振羽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院长
正高级工程师
在调研走访中,我们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院长陈振羽,他结合该院长期开展完整社区相关研究等工作及江西省完整社区建设情况,分享了针对完整社区建设的想法和建议,特此记录以飨读者,以下为访谈具体内容。
(一)机制先行,建有生命力的完整社区。2022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要建立协同机制,要创新建设模式,要统筹推动完整社区建设。在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实践中发现,健全的配套机制是保障试点工作有序进行、社区可持续提升的重要保障,江西省在试点工作前期即建立较为完善的建设、议事、运营等工作机制,给试点工作建立了扎实的基础。
(二)广听民声,建居民想要的完整社区。完整社区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通知》提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江西省在试点社区项目的设计阶段,各试点社区普遍通过线上小程序调查问卷、线下居民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居民意见,了解居民的急难愁盼,以此为依据建立建设项目清单,实施居民想要的建设项目,建设居民满意的完整社区。九江市柴桑区公园社区在完整社区建设之初,通过深入开展社区体检工作,采用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等方式,面向社区居民及所辖单位相关人员收集社区改造诉求,共收到有效问卷 223 份,系统梳理社区的10个主要问题,确立提升社区宜居性和居民满意度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完整社区试点建设的14项重点工作内容。
(三)“软硬”兼顾,建高度和温度都有的完整社区。我国城市居民平均约75%的时间在社区中度过,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在社区中时间最长。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社区居民对生活环境需求从“有没有”转向了“好不好”,期盼拥有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条件、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和更加优美宜人的宜居环境。但过去的城市规划建设,习惯于把将城市分割成功能单一、相互分离的几个大型片区,导致社区功能不完善、设施配套不到位,养老难、托育难、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凸显。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社区是最基本的单元。建设完整社区,就是通过完善社区功能、补齐设施短板,更新和修复一个个基本单元,建设形成“好小区”“好社区”,让社区成为一个个具有温度的“城市细胞”。因此,在设施建设上,更关注“一老一小”,以老年人、儿童步行5—10分钟能够到达服务设施为范围,统筹配套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便利店、小超市、菜店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善水电路气、停车、充电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打造适老适幼的公共活动空间。
南昌市高新区湿地公园社区建设一家综合超市,为社区及周边居民提供果蔬、生鲜、日常用品等销售服务;新建一处托育中心,可提供40个托位;增建7个电动车棚,提供125个电动车停车位;打造和府四期智慧平安系统,安装高空抛物摄像头、智能井盖、智能路灯等智能化设备;增设3处老年人助餐点,每天可以为150多位老人提供助餐服务。
在社区治理上,要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将城市综合管理与物业管理相衔接,健全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修复社会关系和邻里关系,营造具有共同精神的社区文化,建设居民有认同感、归属感的社区。赣州市章贡区洪城巷社区围绕“健全社区治理机制”积极挖掘红色文化,重点打造中共赣州支部主题公园、正气阁等,以红色文化育新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引入物业管理,让小区居民生活更舒心。
(四)携手共建,建“集小力量成大事”的完整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可以说是完整社区建设的一大核心主题,在全国每一个试点社区几乎都能看到共同参与的成果,各做一点,让社区能够成为短板补齐的完整社区。江西省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过程中,通过吸纳各方力量,解决实施中的不同难题。邀请业内经验丰富的专家,定期召开专家课堂,就“协调难、落实难、差异大、资金缺”等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授课答疑;并组织专家团队对全省11个设区市进行调研,实地了解工作难点、堵点,进行点对点技术指导;定期召开完整社区建设工作培训会,进行政策讲解、技术标准培训、典型案例分享交流等内容。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筹资体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完整社区试点建设和运营。注重典型引路、正面引导,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积极宣传报道完整社区建设有关工作情况,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完整社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记者:老北、钰安采写报道.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有你家吗?
“完整社区”什么样?怎么建?

住建部印发《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完整居住社区是什么?如何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悠然见南山,幸福在柴桑——九江公园社区里的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