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讲座实录 | “规划到底是什么”——霍普金斯规划行为理论评述『U派下午茶No.29』

讲座实录 | “规划到底是什么”——霍普金斯规划行为理论评述『U派下午茶No.29』
1月26日下午,第29期也是2024年第1期“U派下午茶”成功举办,此次讲座关注的焦点从“城市”转至“规划”,探讨的主题为“规划是什么——霍普金斯规划行为理论”。
众所周知,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城市规划是一门交叉型的应用学科,在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常常需要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阐述思想或解决问题。这些理论不仅涵盖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还包括法学、生态学、管理学,甚至还涉及公共卫生学……外延的研究领域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城市现象,预测城市发展,但是我们也逐渐发现,讨论“规划”本身实质和特征的“纯”理论研究越来越少,规划研究开始陷入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包,但又难以捉摸、难以定义”的困境。而这种情况,无论对学科发展还是实践指导,都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城市发展的试错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我们到底该如何认识“规划”(plan)这个简单到英文单词只有四个字母,但内涵丰富的词语?
编辑部有幸邀请到三位老师也是我们的老朋友——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陈璐老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周剑云教授和戚冬瑾教授——在此次讲座中谈一谈他们对规划、规划制定、规划使用的理解。由三位老师所著、发表于我刊2023年第6期的文章《霍普金斯规划行为理论评述——兼论规划制定和使用》,引介了伊利诺伊学派代表人物路易斯·霍普金斯的“规划行为逻辑”的思想。我们还邀请到两位理论研究经验丰富的老师与三位主讲人对话,一位是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首席技术官刘朝晖老师,另一位是来自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的韩昊英教授。
周剑云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他指出,文章的写作初衷是关注“规划”的科学性,即如何在实证科学【在语言符号(如概念)与现象之间建立准确严格的联系,然后用事实和现象来检验语言符号是否为真】层面理解和解释“规划”。实践中,很难用某一种/类特定行为去界定“规划”这个行为,而通常是涵盖了一系列行为(调查、分析、制图等)及其成果(调查报告、规划文本、规划图等);如果从“工作”的角度来看,“规划”是一份“超级工作”,它包含多种多样的行为及成果。如何在复杂中抽丝剥茧,找到“规划”的真相?霍普金斯规划行为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将“规划”视作一种“信息生产工作”,“规划成果”则是公共信息,为社会生活和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和引导。从这个角度来看,是规划的使用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规划的制定,对社会发展产生着作用。陈璐老师在周教授的基础之上,对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包括:引介霍普金斯规划行为理论的原因,论文的两个核心问题即如何认识规划、规划如何影响行动。戚冬瑾教授在主讲环节的最后进行了补充。她指出,霍普金斯规划行为理论中“规划”的5种形态(议程、政策、愿景、设计、策略)就像一个“工具箱”,不同阶段、不同空间对象适用不同的“工具”,在规划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工具的特点和对象的属性,以此选择不同的“工具”。作为动词,“规划”这种信息生产行为,是多模态、多选择的;作为名词,“规划”是信息,不同主体、不同层级会产生形形色色的信息,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规划是协作生产信息的过程,因此要注重多方协作,促进信息的互动和交流。
主讲环节后,刘朝晖老师和韩昊英教授分别进行了点评,并与主讲人展开了讨论。刘朝晖老师首先对规划(行为)及成果(planning VS. plan)的相关概念表达了想法,并对本文的价值进行了肯定——将规划活动看作客体,由此我们可以跳出规划师的定位,而从规划观察者的角度审视规划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意义,帮助我们更超脱地看待规划。刘老师结合实践工作,提出了四个问题:(1)规划成果是否是一劳永逸的?(2)判断规划成果是否有效的指标是否为规划状态与现实状态的一致性?(3)规划管理者的日常工作是否为规划活动?(4)规划成果一定是不断迭代的,如何在实践中使用霍普金斯的规划理论?韩昊英教授认为,由于“规划”的内涵不够明确,外延过广,导致我们对“规划”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有偏差。如何理解好规划?韩教授认为,第一,要理解城市决策的复杂性,这包括决策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规划行为主体即人及其群体的局限性和缺陷性。规划不是简单的通过自由市场解决外部性的诸如此类的单一问题。第二,规划的目标是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和人的认知水平,在理解这一前提的基础上,从协作理性的角度来思考规划,将规划视作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个体的规划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规划网络。之后,两位老师与三位主讲人就区划与控规、规划使用与规划实施的关系以及规划评估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问答环节,几位老师就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包括:目前控规改革,规划评估与霍普金斯规划成果类型选择的联系,规划界定为“信息使用”是否有悖于规划本身的正向理想属性,城市设计是否属于规划的一种类型等。

值得一提的是,霍普金斯教授著作Urban Development: The Logic of Making Plans中文版《都市发展——制定计划的逻辑》一书的作者,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赖世刚老师也在线上参与了讨论,并补充说明了该书的结构和内容,给大家带来了新年惊喜。
本次会议由《国际城市规划》责任编辑顾春雪主持。UP
延伸阅读
国土空间规划展望——从英美加的规划历程谈起『U派下午茶No.28』
以人为本的韧性城市——面向空间治理的理论创新与精准实践『U派下午茶No.27』
“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园区规划研究『U派下午茶No.26』


讲座实录 | “规划到底是什么”——霍普金斯规划行为理论评述『U派下午茶No.29』

文字、视频、排版 | 顾春雪

讲座实录 | “规划到底是什么”——霍普金斯规划行为理论评述『U派下午茶No.29』

讲座实录 | “规划到底是什么”——霍普金斯规划行为理论评述『U派下午茶No.29』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讲座实录 | “规划到底是什么”——霍普金斯规划行为理论评述『U派下午茶No.29』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