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区,极端降雨引发的灾害多具有流域性、复合性、群发性等特点。由于短临预警难,区域地质灾害风险防范需要共同努力。
专家建议,当存在降雨加剧灾害风险情况时,应重点关注村庄、厂区、工地、景区等人员相对密集地方,分析周边地形地质条件,研判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可能性,找出风险区,落实防范主体,明确设防要求,指导提出巡查、监测、整治等群测群防建议。这样,短临预警指向性才更强,更容易形成防御合力。
《中国自然资源报》编选近期发生的4个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供各地借鉴。
安徽宁国“6·23”黄莺山
滑坡避险
细化安置 避险有序
6月23日16时许,安徽省宁国市云梯乡云梯村4组黄莺山发生一起山体滑坡,因提前撤离安置,成功避免了1户5人伤亡。
该点为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宁国市落实“五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措施,对该隐患点安排了地质灾害监测员予以监测。6月20日,当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对全市发布了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并将重点区域提级到橙色预警级别。随后,该隐患点威胁范围内的21户群众全部转移避险,并妥善安排食宿。在转移后的第4天,滑坡发生。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滞后性,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和难点,转移避险多日,被转移群众无一回流,是此次成功避险的关键。

浙江平阳“6·17”荆溪村
滑坡避险
预警及时 撤离果断
6月17日4时左右,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荆溪村荆山后路139-157号屋后斜坡发生滑坡,因提前撤离13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受强降雨影响,平阳县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于6月16日16时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20时,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同时对平阳县发出地质灾害风险橙色预警。根据预警信息,鳌江镇人民政府果断撤离受威胁的荆溪村建筑工棚及139-157号房屋民工13人。6月17日4时,滑坡发生,方量约1500立方米,造成建筑工棚及附属房屋受损。基层政府收到预警信息时,提前撤离可能受威胁群众,是实现成功避险的有效手段。
滑坡全貌
受损工棚
福建松溪“6·16”吴山头村
滑坡避险
复盘研判 主动转移
6月10日以来,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出现强降雨。6月16日1时30分,该县茶平乡吴山头村发生山体滑坡,规模达5万立方米,造成18栋房屋倒塌损毁。因提前两天将居民转移避险,未造成人员伤亡。
6月12日白天,村干部在巡查中发现一村民屋后道路开裂明显,立即上报相关情况。接报后,乡政府立即组织现场勘察研判,布设危险区域警戒线,同时加密观测。17时,根据《关于提升防暴雨应急响应等级至Ⅱ级通知》要求,吴山头村召开村委会议,经复盘往年受灾情况研判灾害发生可能性大,需采取全村紧急转移措施。19时30分,首批转移受威胁12户;13日18时,吴山头村常住人口30户52人全部转移,其中18户转移至宾馆、11户投亲靠友、1户老年夫妻转移至养老院。该点有人全天值班值守,加强危险区管控,防止有人员进入危险区域。16日1时30分许,山体滑坡发生。因提前预报、研判准确,全村人员提前两天完成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
拉好警戒线,防止转移群众“回流”入村
江西寻乌“6·16”黄塘村
滑坡避险
巡查及时 监测到位
6月16日14时49分,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南桥镇黄塘村花石面组一村民屋后发生滑坡,造成民房损毁,因预警排查及时,人员提前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
6月15日上午,寻乌县出现强降雨过程,寻乌县自然资源局及时督促乡镇及有关单位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16日12时,黄塘村群测群防员在排查工作中发现花石面组村民屋后有树木歪斜、泥土松动等现象,第一时间向村委会、镇分管领导汇报并将受威胁村民转移至临时安置点。同时,群测群防员加密了简易监测频次。16日14时49分,约100立方米的土体将房子后墙冲倒,泥土冲入屋内并由大门冲出,因人员提前转移未有人员伤亡。随后,当地自然资源部门组织专家赶赴现场,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防范救援现场次生灾害风险,专家指导划定了危险区域并设置警示标识。
滑坡发生前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地灾避险成功,这4个案例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