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5日,广东省和广州市相继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从深厚的产业基础出发,广东将积极抢抓低空经济产业,打造世界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领飞”未来。
2024年5月,《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印发,从加快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适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础设施、积极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提升低空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级低空制造高地等8个方面,提出29条措施助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后,广州市相继印发了《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和《广州市低空经济工作专班方案》,明确以无人机和新型垂直起降航空器研发制造为低空制造业重点,以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公共服务为低空飞行运营重点,力争到2027年,广州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500亿元。低空经济工作专班由市主要领导担任召集人,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我院作为成员单位之一参与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工作。
01
低空智能遥感网赋能“智慧城管”
“智慧城管”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为城市管理提供集城市管理、协同处置、执法监督、应用调剂、决策指挥、公众互动为一体的智慧管理大平台。
国内一线城市均率先启动“智慧城管”建设,并已取得一定成效。如深圳市积极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型发展,2020年7月,深圳市智慧城管指挥中心揭牌,深圳“智慧城管”系统上线试运行,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城管智慧中心,推动实现城市治理“一图知全局”。

深圳“智慧城管”平台
图源:“数字城市产业研究”公众号
广州市白云区“智慧城管”建设也走在全国前列。2023年,白云区城管局综合运用AI、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以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为一体的“白云智慧城管”运营服务平台,让城市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白云智慧城管”平台获2023年中国信息协会颁发的数字政府管理创新类奖,并获入选2024年“数字中国城市人气方案”TOP10。
在“智慧城管”建设中,城市巡检是至为关键的环节。当前的巡检手段主要包括人工(网格员)巡查、卫星影像提取和无人机巡查等,但都存在一些不足。人工巡查受限于人力和时间的限制,难以覆盖所有区域,且发现和处理问题不够及时,效率低下并易产生遗漏。卫星影像受高度、成像仪器性能等多种因素影响,分辨率有限,难以满足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无人机巡查会受空域、天气等问题影响,且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图源:搜狐网
因此,构建广州市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的低空智能遥感网,打造低空经济重要基础设施,替代传统巡检方法,以低空经济赋能“智慧城管”,能有力促进城市管理从“治”理走向“智”理。
低空智能遥感网主要包括“五个一”的建设内容——
① 一套无人机机场。根据广州地理特点和各部门监测专题要求,需建设1套覆盖广州市全域(除禁飞区)的无人机机场,实现重点区域一周两次巡查,一般区域一周一次巡查,广州任意地点5分钟内到达目标。

无人机机场布设现场
图源:自摄

无人机机场功能
图源:搜狐网
② 一套地面移动测量系统。通过部署机动服务的移动道路测量车,来弥补无人机机场对机场禁飞区、森林、山区等的覆盖不足,从而真正实现广州全域覆盖,完成森林巡检、海域巡查等特定化场景巡检服务。


移动道路测量车
图源:自摄

移动道路测量处理系统
图源:自绘
③ 一个数据中心。建设全市统一的数据中心,对无人机机场获取的影像、视频、位置等信息进行高效存储、提取、分析、应用,保障数据安全。
④ 一系列专题AI算法。建设算力、训练中心,针对政府各相关部门应用需求,研发多专题AI算法,打造多个智慧化应用场景,满足省“百千万工程”工作要求,为各委办局提供多专题的监测服务。

可应用于多个场景
图源:自绘
⑤ 一套信息平台。包括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低空基础数据更新引擎、飞行计划自动协同系统、仿真推演等,实现飞行任务申请、无人机与机场控制、信息分发、数据更新等。

我院自主研发的无人机飞控平台界面
图源:自绘
02
低空智能遥感网建设成功案例

海珠区低空智能遥感网建设
以海珠区作为首个试点,我院布设了5个无人机自动机场,自主开发“无人机飞控平台”,实现对海珠区全覆盖监测。
我院研发了“违建”专题AI算法和执法处置系统,通过“无人机机场+AI”双向加持,打造了“违建”线索AI发现与处置、“违建”治理三维“一张图”两大品牌,形成了“违建”监测与管理全流程产品体系,建立了自主可控、高频、高效的数据采集、处理、应用一体的新型监测模式。
2023年6月至今,我院为海珠区城管局提供违法建设巡查服务,已完成24个周期的常态化监测,提取疑似违建线索4600余条。

海珠区无人机机场全覆盖布设图
图源:自绘

白云区低空遥感监测网建设
在海珠区试点基础上,我们又在白云区建设了4个无人机机场,应用于日常巡查工作。后续将拟建22个多旋翼+4个固定翼无人机机场,实现自云非禁飞区全覆盖,满足日常高频率多场景动态监测需求。
在白云区,我院研发了违法建设、环卫垃圾等专题AI算法,准确率达到全国前列,并在国内率先使用“无人机机场+AI”实现环卫垃圾识别。建设高精度二三维数字底座,打造白云智慧城管三维“一张图”,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我院持续为白云区城管局提供违法建设巡查服务,2023年9月至今,已完成28个周期的常态化监测,提取疑似违建线索800余条。

白云区智慧城管三维“一张图”主界面
图源:自绘

南沙区全覆盖无人机自动机场建设
2024年2月,由南沙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开展南沙区无人机服务项目建设工作,由我院负责实施。该项目建设南沙区全覆盖无人机自动机场,覆盖自然资源监测、城市管理监测、“百千万工程”等17个业务场景,提供“数据采集-影像生成-遥感解译-业务分析-数据分发”全流程遥感技术服务。
目前,我院已完成全区36套无人机自动机场建设,研发了无人机综合服务、业务审批、数据管理、AI服务等多个系统,实现无人机自动航飞作业及数据服务的统一管理,为南沙区各无人机需求部门提供快捷高效、安全可靠、互联共享、专业规范的数据服务。


图源:自绘
未来,我院将持续构建广州市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的低空智能遥感网,实现广州市无人机场全覆盖,全力支撑“智慧城管”,为广州政务部门和公众提供高效、智能的服务,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
供稿|测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
文图编辑|办公室
推荐阅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低空经济⑦|我院大力推进低空智能遥感网建设,助力城市“治”理向“智”理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