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期说到
把瑰丽的古建筑“搬进”游戏
归功于一项测绘黑科技——
“分身术”三维激光扫描
然而,在面对较高建筑或成片建筑群时
三维激光扫描也常常无能为力
这一难题如何破解呢?
本期,我们继续解密
《黑神话:悟空》里的测绘“黑科技”——
腾云驾雾术

腾云驾雾:倾斜摄影测量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将相机从地面搬至空中,可挂载在运输机、直升机、无人机、飞艇等飞行平台上,自由穿梭云际,从多个角度采集照片,特别像悟空展现的高超本领——腾云驾雾。
倾斜摄影测量是近年国际测绘遥感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如直升机、无人机)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常用的是五镜头相机,同时从垂直、倾斜等不同角度,获取地面物体更为完整准确的影像。

五镜头相机拍摄示意图

影像获取示意图
图源:网络公开资料
垂直地面角度拍摄获取的影像称为正片(一组影像),镜头朝向与地面成一定夹角拍摄获取的影像称为斜片(四组影像)。自动化的三维建模实验数据证明:1~2年的中小城市人工建模工作,借助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只需3~5个月就可完成,相较传统技术,倾斜摄影测量效率更高。

正拍影像
倾斜影像
图源:网络公开资料
倾斜摄影测量由于所获得的三维数据真实反映地物的外观、位置、高度等属性,增强了三维数据的真实感,弥补了传统人工模型仿真度低的缺点,因此,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实景三维(3D Real Scene)。不光长得像真实地物,它还跟实际物体一样大小,相当于把地球搬到了电脑中。实景三维是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社会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底,我国目前正在推行“实景三维中国”建设。
实景三维广州
视频来源:自摄
倾斜摄影测量首先通过航摄飞行获得原始影像、相机文件和POS文件(位置信息),利用外业控制点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再进行多视角影像密集匹配,构建三维TIN格网,创建白体三维模型,最后,建立白体三维模型与纹理的映射,形成实景三维模型。实景三维包括多项成果,如DOM、DEM、DSM、mesh模型、单体化模型等。

基础白模

整体模型(mesh模型)
除了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实现三维建模外,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城市规划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房产与不动产、建筑与建造、应急管理、交通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保险与评估、旅游、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腾云驾雾术”在我院的实践
依托设在院的广州市航空遥感综合调查指挥部,我们组织了广州市历次大规模航空摄影测量项目,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广州经验。
所完成的“中山市 2021-2022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项目,构建起大湾区首个新型基础测绘城市三维实景建设范式,采用的国产化新型测绘解决方案成熟可靠,构建的二三维一体化协同生产体系高效实用,建立的“数据工厂”测绘生产模式具有前瞻性,搭建的数字孪生城市信息示范系统应用范围广泛,经李德仁和龚建雅等院士专家组的评审和验收评价,确立为“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下期预告
“腾云驾雾术”一般适用于连片建筑和连续地形,对于结构复杂,遮挡严重,且精度要求高的单体建筑,如“应县木塔”,腾云驾雾术就难以招架了。那么,还有什么妙招呢?我们下回继续《悟空》里的测绘“黑科技”之“铜墙铁壁术”。

供稿|测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文图编辑|办公室
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
推荐阅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悟空》里的测绘“黑科技”之“腾云驾雾术”:倾斜摄影造就 “实景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