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盛夏,
一款横空出世的国产游戏席卷全球
精良的制作,恢宏的场景,
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为中国游戏的里程碑之作
《黑神话:悟空》融入了大量的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尤其是游戏取材于三晋大地的古建筑
从唐代的佛光寺到辽代的应县木塔
从北魏的悬空寺到金代的崇福寺
让玩家一览这些隐世瑰宝
……
那么
游戏中36处取景地和大量的古建筑
是怎样从现实“搬到”游戏中的呢?
这要从一项神秘的测绘“黑科技”说起
本期,我们将解密
《黑神话:悟空》所用到的测绘“黑科技”之
分身术

《黑神话:悟空》出现的古建筑和现实取景地一一对应
视频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分身术:三维激光扫描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又称为实景复制术,意思是将物体复制到电脑中。它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主动发射激光,大面积、高精度(厘米甚至毫米级)、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物体表面各个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反射率、颜色等信息,这些大量、密集的点可复建出1:1的物体模型,这些密集的点有个形象的名字——点云。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传统的全站仪每次只能采集一个点,而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每秒可采集几千甚至数百万个点,特别像悟空的武功秘笈——分身术,将一台全站仪变幻出千万台同时作业,战斗力爆表。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结果(点云按高度设色显示)
图源:自摄
按照设备所搭载的平台,三维激光测绘可分为两类,一是机载扫描激光雷达,顾名思义,是在飞机上搭载激光雷达。另一类是地面激光扫描雷达,也称激光扫描仪,如按是否移动又可划分为两类:移动式扫描系统和固定式扫描系统。

机载扫描激光雷达测量示意
图源:网络公开资料

移动式扫描系统
图源:自摄

固定式扫描系统
图源:自摄
近年来,以地面架站式为主要形式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建筑测绘、文化遗存数字化领域广泛应用。古建筑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大部分没有设计图纸,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测量获取点云后,可绘制出建筑平立剖面图,建立高精度三维模型,同时也可制作构件级BIM,实现建筑物的模拟拆解。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逆向工程最主要的技术手段。扫描流程主要包括现场踏勘、现场扫描、点云拼接、点云处理、图形绘制、三维模型建立等步骤。

我院测绘人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绘古建筑

广州法国兵营旧址(国保)外立面点云

利用点云绘制立面图

历史建筑点云

利用点云制作构件级BIM
图源:自摄
除了在文化遗产扫描建档方面的应用外,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还在城市建筑测量、地形测绘、采矿、变形监测、数字工厂、大型结构、管道设计、飞机船舶制造、公路铁路建设、隧道工程、桥梁改建等多个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
“分身术”在我院的实践
我院已建立起“文化遗产全息测绘生产体系”,拥有60多台套高精度设备,包括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背包式三维激光仪、机载式三维激光仪、手持式SLAM系统、车载激光雷达系统、低空无人机遥感系统等,空地一体文化遗产全息测绘技术装备齐全。在此领域我院已获1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四轮移动支架车能使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0度(平躺)至90度(垂直)之间倾斜扫描,测站之间换站时,不必关机和卸仪器,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多类型采集设备
图源:自摄
我们先后承担了广州、中山、重庆、韶关、东莞等地的文化遗产测绘建档和数字化工作。同时,还走出国门,深度参与世界文化遗产——柬埔寨吴哥窟测绘与数字化保护项目;参与国家、省、市10多项文化遗产科研课题,如科技部重点专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方法与技术体系、基于文脉保护的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理论与关键技术等;主编参编行业标准《古建筑测绘规范》《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作业技术规程》等10多项,其中,主编的《古建筑测绘规范》“填补了我国古建筑测绘标准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院团队参与吴哥窟三维激光扫描重建及保护项目
图源:自摄
下期预告
“分身术”三维激光扫描一般适用于单体建筑,对较高或成片的建筑群,则常需搭建脚手架作业,效率低且作业难度也大为提高,那么《黑神话:悟空》将如何应对呢?且听下回分解——《悟空》里的测绘“黑科技”之“腾云驾雾术”。

供稿|测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文图编辑|办公室
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
推荐阅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悟空》里的测绘“黑科技”之“分身术” :三维激光扫描将古建筑“搬”进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