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地方发展
同济规划实践遍布中国海内城乡,是业务地域分布最广阔的规划设计机构之一。
城乡规划重在实践,贵在实践。同济规划实践遍布中国海内城乡,是业务地域分布最广阔的规划设计机构之一。
01
全面服务
1994年是同济规划院企业化运作的开始。依托同济大学的学科优势,规划院员工规模不断壮大,专业领域建设不断完善。应对快速城镇化发展需求,同济规划院形成了全类型多层级覆盖的业务服务体系。
按照专业方向来划分,在战略规划、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城市设计、详细规划、景观风貌、历史文化保护、交通规划、市政规划等各类型规划方向上,同济规划院均有大量的优秀实践案例。从层级来划分,则积累了省、市、乡、村各层级规划实践经验,尤其是以市、县级为重。同济规划院业务领域涉及中国90%的市县单元。同济规划院以市县为平台,为中国城乡发展出谋划策,并形成与之相适应并不断调整的企业组织架构。
建院初期,同济规划院形成了以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历史文化保护、交通市政、景观风貌等为专业方向的综合所体系;2010年后,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通过专业聚焦、整合与完善,相继成立了城市开发、城市设计、空间规划、雄安智慧、遗产保护与文化复兴、乡村规划建设等方向的研究院,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近年来,依托学科优势,不断开展多专业的融合创新,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中心、城市空间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城市更新研究中心、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等12个研究中心。
2012年,同济规划院聘请了十多位同济大学教授作为总规划师,形成总师顾问制度,指导科研和生产实践,形成特色鲜明、覆盖全面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模式。
1993
上海陆家嘴
滨江大道规划方案

2017
山西省岚县长门村扶贫课题
“科技小院”方案手稿

2017
哈尔滨新区总体规划
(2016-2030)


02
积极探索
2018年,随着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自然资源部的设立以及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全国空间规划领域进入到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
应对国土空间规划的“五级三类”体系,同济规划院全面参与到区域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先后承担了海南、河南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川西北的省级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济南、西宁的省会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嘉兴、温州、潮州、大同、芜湖、荆州、南阳、汉中、巴中、宁德等地级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大量的分布在中华大地上的县级和乡镇级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伊始,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完全成熟建立。同济规划人既有的探索性成果凸显出为空间规划改革先行先试的积极意义。早在2014年,同济规划院作为主要编制单位之一,就深入参与到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了“目标—指标—策略”的规划技术逻辑,承担了超大城市全域空间布局优化的核心规划任务,构建了适合上海发展的“1+3”规划成果体系,积极深入探讨了将行动规划纳入规划实施和监督的编制要点,以及对规划传导机制和实施框架体系的研究。从基层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入手,为上海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此,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及相关研究成果最终获得三项全国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为后来制定推行全国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方法作出重要贡献。
2014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7-2035年)

2018年后,同济规划院积极响应全国各地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改革,主持编制了2个省级国土空间规划、36个国批城市、次区域级、地级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项目及其他共数百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项目,身体力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同时期,同济规划院承担了国土空间规划基本理论研究、面向全球的网络与枢纽布局研究、规划实施传导机制、地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标准研究等多项重大研究课题,积极参与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相关标准制定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规程;参加了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等一系列的标准规范研究和制定工作。
随着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同济大学的设立,实验室主任张尚武教授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总体布局,抓住新体系的技术逻辑,对关键标准和关键环节加强预研究,开展规划标准化信息化研究,并依托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流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以标准化信息化助力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
2019
温州市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2021-2035)


03
地方深耕
平遥 / 潮州 / 海南 / 成都
平遥
1980年代初期,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高潮,平遥古城也开始拓宽街道、拆除老旧建筑。1981年初,阮仪三闻讯后赶到平遥,及时阻止了这种“建设性破坏”行动,并主动提出为平遥重新编制规划。1981年夏天,阮仪三和张庭伟两位老师带着十位同学再赴平遥,和当地技术人员一起编制完成了《平遥县城总体规划(1981-1999)》。在相关法规制定不充分、配套政策不完善的情形下,通过这个总体规划的编制,明确了平遥的发展定位和思路,从而保护了平遥古城。2017年,为了纪念和感谢为保护古城做出巨大贡献的阮仪三先生,平遥古城设立阮仪三街。
1981
阮仪三教授
与学生在平遥合影

海南
海南是同济规划院长期服务的重点地区。从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成立开始,同济规划院积极响应海南改革开放的号召,率先在海南成立分支机构,夏南凯教授长期在海南驻场服务,先后在海口、三亚等地率先开展了改建规划、开发区规划等业务,包括海南科技工业园规划、海口滨涯湖综合开发区规划、海南八所工业开发区规划等多项规划编制工作。进入新世纪,海南承担起“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任,同济规划院承担了海南省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还参与了儋州市、东方市、七连屿、三沙市等规划编制,协助省自然资源厅开展三线汇总、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查等工作。
1988
海口滨涯湖
综合开发区规划

成都
为全面做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服务工作,同济规划院率先在都江堰成立分院,这也是规划院在地机构化服务的开始。援建规划不同于传统自上而下任务分解式的规划要求,既要从行业技术高度谋划长远发展,更要全程跟踪确保规划的实施落地。后来,根据发展需要将分支机构从都江堰转到成都,成立了成都分院。成都分院的设立,也为后续同济规划院雄安分院和西北分院的设立奠定了工作基础。
潮州
三十多年来,同济规划院持续服务于潮州的规划编制。1991年底,潮州升格为地级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委托同济大学编制新一轮(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双方于1992年、2000年和2005年(编制开始时间)合作编制了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三轮总规的重点都是解决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和中心布局问题,不同时期的规划体系和空间布局方案在传承延续的基础上,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技术特点。三版潮州总规的编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结合了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毕业设计。除了编制总规,同济规划院还编制了潮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工业区、小城镇的规划。最近同济规划院又承担了潮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韩江新区规划等。
1993
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3-2015)


04
专家支持
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转型发展时代,全过程陪伴式的规划服务作用凸显。同济规划院也顺应规划需求的变化,积极参与总规划师制度、社区规划师制度、上海“三师联创”等制度,进行陪伴式服务,助力地方发展。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地实践了地区总规划师制度。2004年,在带领同济规划团队成功完成世博会园区总体规划的同时,吴志强教授受聘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总规划师,任期直到2010年世 博会 结束。在此期间,总规 划师统筹各层级、各专项规划,协调规划、建设、运营等复杂难题,为世 博会的精彩、成功、圆满地举行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一过程,也开启了重大项目总规划师制度的探索。同期,唐子来教授受聘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的总规划师,为上海世博会特色片区的打造做出重要贡献。
同济规划院作为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责任规划师单位,周俭教授领衔编制容东片区的系列规划,先后承担了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城市设计、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街区风貌与建筑设计等20多项的城市设计、风貌、控规以及专项规划的编制。容东片区规划采用了多部门、多团队通力合作的方式,从规划体系、标准制定、建设模式、开发控制到政策协同等多个方面,均进行了开放性、多视角的动态集成统筹。
2017
周俭教授领衔编制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系列规划

匡晓明总规划师于2017年受聘担任成都天府新区的总规划师,持续开展重要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设计管控,对新区开发中具体项目建设有着重要的一票否决权,为新区的整体风貌和建设秩序的管控提供了来自同济的重要技术意见和制度保障。其主持编制的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总体城市设计、天府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等多个规划项目,多次获得国家与省市奖项。
上海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在社区更新中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建设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同济规划院有多位规划师成为杨浦区社区规划师,全面参与杨浦区社区更新工作。此外,上海推行重点地区城市更新中的“三师联创”制度,总规划师、总建筑师、总评估师全程参与城市更新。10个重点更新单元中,张尚武院长领衔担任石门二路01单元责任规划师,周俭教授领衔担任黄浦区外滩-01、02更新单元责任规划师。
2019
张尚武教授深入杨浦区
四平路街道社区调研

2023
匡晓明续聘
四川天府新区总规划师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同济规划TJUPDI):同济规划院30周年作品集 | 助力地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