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学术分享】对症下药、顺势而为,激活城市历史地段

潘安

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历史地段是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地段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挑战。此次学术对话的3个关键词是“老街区、小题目、大作为”,探讨老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策略。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深入挖掘老街区价值,以小规模的改造和创新性的举措,实现街区整体环境、文化氛围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课题。

以承载广州两千年历史的北京路街区为例,北京路历史上就存在着繁华与冷清分异的状况,至今不受人为干预所改变,是深层次历史原因导致的结果。然而,如今我们已从单纯依靠历史、自由、市场选择,转向积极进行人为干预。这些干预手段,保留了我们所见证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这种干预,不仅是必要的,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人为的干预中如何延续历史街区的文化,可以通过引领、维持和烘托三方面做选择。一是以永庆坊的活化利用为例,我们在其中选址新建粤剧艺术博物馆。从建筑本体的角度来看,这座崭新的博物馆无疑是“大作为”的体现。然而,若将视野扩展至整个街区的活化更新,这座建筑的落成则可视为一个“小题目”。正是由于这个核心的“小题目”,才引发了永庆坊这片街区的诞生。因此,我们需要精心挑选合适的项目作为触媒,精准定位“爆点”或“小切口”,从而带动和引领历史街区或地段走向良性发展的循环。
二是以广州起义路为例,广州城建历经千年,始终缺乏一条明确的轴线,直至百年前的民国修筑起义路,这条明确轴线才最终形成。一千年来,广州始终围绕着这条轴线进行建设,其决定了古城靠山面海、左设学宫、右立寺庙的城市架构。因此,要加强对历史街区或地段的保护,就需要维护古城的整体结构,避免过度干预老街区自身的稳定架构。基于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微更新措施,同样也是一种“大作为”,这体现了一种更为细腻和谨慎的人为干预城市老街区的思维方式。
三是要重视片区的整体营销、运营策划和产业联动。打造能够真正落地的“小题大作”项目,首先规划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有熟悉的阶段,而是需要项目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实现实际盈利,并向城市运营的全链条延伸。其次,需要找准项目的切入点,“对症下药”,确保项目能够持续经营运作,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老街区衰败的难题,让街区活力得以持续维育。
面对不同的历史地段,我们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手段,这离不开规划师和城市管理者的深刻理解。唯有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才能决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保护和利用。研究历史地段,不仅要关注其表面和形式上的内容,更要深入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保护利用工作中,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历史渊源,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厘清老街区更新的“可为”与“不可为”,精准选择能够落地见效的“小题大作”项目,才能从本质上解决老街区衰败的病症。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过去的历史如何形成,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这些都是我们规划师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刊载于《城市规划》杂志

2025年第1期 年会学术对话栏目

历史地段如何“小题大作”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
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推文目的在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若有来源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希望您为喜欢的内容点个赞~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学术分享】对症下药、顺势而为,激活城市历史地段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