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学术分享】包容性城市治理的多维度挑战:以纽约市为例

来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特别研究员

当我们探讨包容性城市治理时,需要理解其带来的新的研究问题和实际工作挑战,尤其是其在城市“物理—社会—赛博”三元空间相关因素及所需的规划创新。联合国人居署提出,“实现适足住房普及”是建设包容可持续城市的优先政策领域。例如,纽约是全美为数不多的各个族裔比例均衡的超大城市,且超过37%纽约市民(约300万)出生在美国之外。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纽约市通过施行一系列发展策略初步实现了转型。然而在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纽约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收入不平等、住房紧缺、高贫困率等问题,因此在2015年总体规划《一个纽约———一个强大而公正的城市》中将公平性和包容性作为重点政策方向。在具体行动方面,纽约市提出了“邻里建设新住房拥有计划”(New Infill Homeownership Opportunities Program),鼓励开发商通过低成本融资方案结合不同社区的人口、社会、经济情况来拓展房屋资源建设缓解居住空间需求压力。

纽约市作为美国“庇护城市”(Sanctuary City)之一,还需要应对大量外来新移民、非法移民的非正式居住空间问题。例如,纽约市现有规划法规判定地下室空间不能作为居住空间进行租用,然而在现实中仍有许多低收入社区存在非法地下室公寓的情况。多年来,房主和租户们一直在努力,将这些易受洪水和火灾威胁的地下出租屋纳入监管体系,以提高数万名纽约人的居住安全。市政府也支持将这些地下住所合法化作为住房危机的缓解方案之一,包括在布鲁克林社区开展改造地下室合法化住宅试点工作。然而,在州法律规定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改造成本过高且几乎难以实现。总结而言,纽约城市治理在该议题上需要承担多重工作任务:不仅要推动更具包容性的规划政策,还要不断探索新的建筑规范要求和居住空间设计策略,更需要确保这些改造后的地下室居住空间满足安全与基础的生活质量需要,此外还要协调考虑这些改造项目对周边业主和社区所带来的影响及相关多元利益主体冲突。由此可见,包容性城市治理需要有包容性的政策保障,更需要具有协调矛盾冲突纠纷的规划治理能力以应对未来城市发展。

包容性空间设计还需要考虑城市社会空间多种要素。具体的城市建成环境空间设计应尊重多人群需求,为空间提供多种可能性。包容性设计并不仅限于物质空间无障碍设计,也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当地人群关系与社区文化对于包容性的影响。例如,社区公园设计的成功与否,与周边的使用人群和当地社区社会关系息息相关,应深入考虑包容性空间设计在社会经济多维度因素下的考量。因此,设计师在试图通过包容性设计改善社区关系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此外,未来城市还需要重视包容性治理在赛博空间的含义,关注城市社区中多群体的实际参与,亟需探讨智慧人居发展趋势下存在的数字鸿沟、数据偏见、算法公平、科技伦理等问题。参与对话是探讨包容性的基础,只有当各个群体都能够平等参与对话,未来才能在包容性基础上谈公平性和多样化。

刊载于《城市规划》杂志

2025年第1期 年会学术对话栏目


   相关阅读   

包容性城市治理的东西互鉴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
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推文目的在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若有来源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希望您为喜欢的内容点个赞~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学术分享】包容性城市治理的多维度挑战:以纽约市为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