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你不知道的南京城墙那些事儿

1月4日,实名认证的“@西安市旅游局”转发西部网一篇文章时,截取了这样一段话:“西安城墙,是孤独的,它的那些老伙计们:北京城墙、南京城墙……早就灰飞烟灭了。”然而,在微博中提到的南京城墙并不是“不存在”。要知道,南京明城墙现存25.1公里,是全球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市城墙。

于是,一句“灰飞烟灭”引发一场带有火药味的“隔空撕X”。@南京城墙予以反驳,指责西安旅游局官微不负责任,有失公信。随后,西安市旅游局官微致歉并删帖,称措辞不严谨,编辑审核疏漏。1月5日,西安市旅游局信息办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微博中的错误“向南京网友道歉,向南京城墙道歉!”

南京城墙和西安城墙都是中国明清城墙的典型代表,也是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只能说二者各有千秋,要争论个高低优劣纯属一个伪问题。

中国明清城墙从2006年至今都在努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多城市“组合式”联合申遗项目,共有南京、西安、荆州等13座城市联合加入,而南京被推举为牵头城市。目前,申遗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申遗文本将在今年3月提交国家文物局,通过后再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2019年公布申遗结果。“城墙之争”背后的共同使命是联合申遗,而南京与西安无疑应做出表率。申遗很重要,但申遗不是目的,如何保护这无可复制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年来,南京为保护城墙所作出的那些努力——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

——《城门谣》

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所编的南京城门顺口溜

l 保护历程

Ø 1950'S——城墙浩劫中的“挺身而出”

上世纪50年代,南京城墙经历了一场“拆城”浩劫,在经历了局部性、有选择、较缓慢的“保护性”拆城后,1956年,大规模的拆城运动开始了,目的是拆下城砖搞城市建设。由于南京市城市建设急需用砖,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拆城小组,“要求有多少力量拆多少砖,由拆城小组统一领导,分工拆除”。许多地段尚未得到批准就擅自开工,古石头城上拆下来的条石,被敲碎了当做修马路的小石子。

时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朱偰先生接到紧急报告后,立刻奔赴现场察看,并向政府提出意见,要求停止拆除城墙。此后又四处奔走,联合各界发出呼吁,阻止拆城风潮。1956年9月,朱偰在《新华日报》上发表题为《南京市建设部门不应该任意拆除城墙》的文章,对主持拆毁明城墙的有关部门提出批评,呼吁保护台城、石头城、中华门及玄武湖西南两面城墙。此后,文章先后被《光明日报》、《文化新闻》等刊物转载,有关部门电告中央文化部,请求制止南京的拆城风潮,呼吁保护明城墙。接到电告后,中央文化部迅速下令停拆。在朱偰的努力下,南京的拆墙风波得以平息,中华门瓮城和石头城遗迹最终得以保存,并在同年10月18日被公布为江苏省级文保单位。

Ø 1988年——南京城墙保护元年

1988年,可以说是南京城墙保护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元年。这一年,南京明城墙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南京市对明城墙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管理机构方面,1988年,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南京市城墙管理处,专职从事城墙保护维修工作;1993年,又成立了南京市文物局,全面负责南京明城墙的保护工作;1998年,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成立,与南京市城墙管理处共同承担南京城墙维修保护的任务,并各有侧重。

在法律法规方面,1989年南京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制定了《南京市文物保护条例》,专门就南京城墙的保护问题做了规定;1995年,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成为保护南京城墙的专项地方性法规。

在规划引导方面,1992年,南京市建设委员会会同规划局、园林局、文化局等多个部门组织编制了《南京明城墙保护规划》,这是明城墙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全面的保护规划;此后,又先后编制完成了《明城墙风光带规划》(1997年)、《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总体景观详细规划》(2004年)等多个保护性规划,明确了明城墙及周边区域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

在修复治理方面,1993年南京市文物局成立后,加大了城墙维修的力度;从2001年起,南京市政府投入巨资启动了大规模的明城墙抢先维修和明城墙风光带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对城墙周边及护城河也一并进行整治,恢复了城河一体的历史风貌。

经过多年的努力,城墙的险情得到了控制,景观风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至2004年,南京城墙保护渐入佳境、初显成效,由于明城墙风光带项目的有效实施,南京市明城墙保护项目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Ø 2000年——“申遗”开启城墙保护新纪元

将南京明城墙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南京人民多年的夙愿,也是所有倾心关注并热爱南京明城墙的有识之士的企盼,更是当代人将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推向世界,让人类共享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000年3月,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南京市文物局正式成立了“南京明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报告”调研小组,对南京城墙各个地段开展了初步调查,在比照长城、平遥、西安等一批“申报”成功或不成功的项目基础上,撰写了《南京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调研报告》,迈出了南京明城墙“申遗”的第一步。自此,南京城墙保护开始走向世界,走向新纪元。

2004年,南京市文物局完成了南京明城墙申报“世遗”可行性报告;2006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南京、西安与辽宁兴城三地联合申报的“中国明清城墙”榜上有名;2014年,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经来自全国8个城市的代表推举,南京市成为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正式进入实质阶段。

在漫漫的申遗过程中,南京城墙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标准也显著提高。

规划引导方面,南京又先后编制了《南京城墙保护规划(2008-2025)》(2008年)、《南京城墙沿线城市设计》(2014年)等多项规划,对城墙保护提出了更深入细致的规划引导。

修复治理方面,大规模修复治理逐渐转向常态化管养。目前,南京城墙十余年大规模抢险维修已基本结束,日常的管理和维护成为城墙保护工作的重点。2010年起,南京市财政专门为城墙日常维修管养配备了专项资金,采用物业管理的形式对城墙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日常保洁和本体亮化,对小的破损随时修补;并使用全线监测设备等设施对城墙进行昼夜监测看护,对城墙本体裂缝、臌胀、位移和沉降进行数据监测,每年采集10次做出结构安全分析,为维修保护城墙提供科学依据。

法律法规方面,2015年1月,《南京城墙保护条例》通过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并将于2015年4月1日起施行。自1996年起开始制定的《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在18年间经历3次修改,终于从《办法》升级为《条例》,南京城墙保护从此有了更为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南京城墙的保护与维修过程中,保护工作者们积极与国内外同行开展交流,不断更新保护理念,提高保护工作水平。为了向世界展示南京在遗产保护方面的成果,学习欧洲文物保护与维修方面的先进理念措施,2005年,南京市与意大利卢卡市开展了城墙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与卢卡市政府签订了古城墙科学保护合作项目意向书。2007年,城墙科学保护论坛暨中国古都学会城墙保护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开幕,同时成立了中国古都学会城墙保护专业委员会,成为第一个全国范围的古城墙科学保护交流平台。

此外,在对南京城墙加强保护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其进行合理利用的力度。2014年,城墙本体维修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后,明城墙实现全线开放,成为南京一个全新的标志性旅游景点。

l 未来展望

自2006年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来,“中国明清城墙”项目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申遗道路漫漫,而城墙保护之路更是任重而道远。在未来南京城墙的保护过程中,除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设计和申遗标准进行保护外,还应在“专家把脉,公众参与”、“规范程序,严格执法”、“挖掘潜力,合理利用”等方面予以更多关注。

Ø 专家把脉,公众参与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层面,更要重视发挥专家学者和民间人士的积极作用。建议成立南京市明城墙保护专家委员会,以专家、政府职能部门领导为主,并吸收市民代表参加,主要负责明城墙的保护、维修及研究、评估等专业性工作,为政府涉及明城墙保护方面的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此外,还应重视公众参与,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城墙保护,如组织民间城墙保护协会、城墙管理志愿者协会等,调动各方力量促进城墙保护。

Ø 规范程序,严格执法

强调执法授权。针对城墙保护执法不严的问题,应强调保护中的执法授权,即授予城墙管理部门必要的执法权。比如荆州市建立了环城公园管理处,配备了20多名城建监察人员,以委托执法的方式将部分规划、市政园林、市政环卫等行政处罚权交其行使,使城墙的保护管理取得较好效果。

完善奖惩机制。对于城墙保护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由“责任人”签订“责任状”,一旦城墙发生人为或自然破坏,“责任人”就应负行政或法律责任。对保护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则应进行奖励,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定期对城墙保护单位进行评比,把保护工作完成情况作为评价、考核、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Ø 挖掘潜力,合理利用

对城墙的保护要从物质保护发展到历史文化内涵的保护,要充分挖掘并发挥南京城墙的综合潜在价值,进一步提升和扩大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的整体效能,协调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使其成为城市文化复兴的载体和民众文化享受的乐园。

文/周秦 规划研究所 内容摘自我院合办刊物《凤凰品城市》

  • JUP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jupchina),如有任何需要请通过后台留言或者发送邮件至caoxc@jupchina.com


赞(0)